秦蓉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34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39例本土個案及2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133例,總計474例。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今日新增152例確診個案。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表示,目前確診案例潛在感染源散布到台北市各區,「這種情形防不慎防,會慢慢滲出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日本土新冠疫情大爆發,一名28歲的小花(化名)與丈夫在疫情尚未爆發時,就決定接種疫苗,沒想到打完疫苗後,小花覺得全身發熱且疲倦想睡,原以為是打疫苗的副作用,但經過幾天休養後情況沒有緩解,經丈夫協同至醫院檢查,發現原來是懷孕了!夫妻倆開心之餘也開始擔心,新冠疫苗是否會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國人普遍擔心AZ疫苗副作用,一般預料,到了6、7月,莫德納(Moderna)疫苗將陸續進到台灣。針對新冠疫苗問題,民眾最常討論的議題之一就是新冠疫苗的副作用,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呂俊毅認為,疫苗打到身體裡,誘導身體產生免疫反應,因此出現發燒、頭痛、倦怠、紅腫、硬塊都...

閱讀詳情 »

報新聞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正當台灣民眾宅在家關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不斷地攀升,截至2021年6月2日止已累計確診9,389人,累計死亡149人(死亡率: 1.59%),全世界知名的癌症基因科學家、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帶領的癌症精準免疫治療國際科研團隊,最近從數萬個基因中,找到了抗癌免疫、無...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 陳鈞凱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文成 羅偉哲/台北報導 這一波本土疫情大爆發,不到一個月以來,確診人數已經衝破8千例、死亡多達137人了,外界多把矛頭指向國籍航空機組員的檢疫措施放寬為「3+11」惹的禍,才捅出這麼大的防疫破口,且傳出拍板政策竟沒有會議紀錄,讓監察委員主動開口要辦,對此,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年紀越大罹病率越高! 心房顫動為成年人最常見心律不整心房顫動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心臟電流訊號紊亂,讓心跳異常,快而不規則,發生率會隨著年紀增加,罹患心房顫動高風險群包括三高、肥胖及肺部疾病患者。心房顫動讓心臟容易形成血栓,因此中風機率也比常人高出五倍 以上。中...

閱讀詳情 »

美國職籃NBA東區季後賽,已經聽牌的費城七六人第四場開打就傷了中鋒恩比德,華盛頓巫師絕地大反攻,以122比114,季後賽總算開張。七六人仍然以三比一領先,臺北時間週五第五戰回到主場,贏球才能晉級,恩比德的傷勢也是變數。(陳楷報導) 七六人本來要挑戰隊史36年來第一次季後賽橫掃晉級,但是第一節末恩比...

閱讀詳情 »

本土疫情延燒,為了讓未來民眾接種疫苗更有效率,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正著手設計疫苗施打預約系統。行政院發言人張惇涵今表示,上午唐鳳到總統府官邸與總統蔡英文開會,就系統的優化交換意見。張惇涵在臉書表示,因為疫情緊張,大家對於疫苗何時能施打都有很深的焦慮感。這段時間,包括蔡總統和政府各部門,每天都在緊盯、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灣齊升三級警戒,全民自主封城究竟有沒有效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1)日給了好消息,觀察疫情是否反轉的重要指標之一的「Rt值」,2周以來已經從最高峰的15降到1.02,陳時中表示,顯示疫情朝向可控的範圍在前進「這個是比較好的情況」、「大家的犧牲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本土疫情正在趨緩!今(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274例本土病例,校正回歸73名個案,單日確診人數上升347例,指揮中心強調,目前已觀察到1名感染病患,由最高可傳15個人,下降到1.02人,顯示第3級警戒發揮效用,呼籲大家一起嚴守住防線。 ▲今日確診病...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