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如頤/即時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例行記者會公布國內新增13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2例本土個案及48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今日下午的例行記者會除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發言人莊人祥、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
閱讀詳情 »茹以蓮
為夢想起飛國中生王儀珊代表台灣赴立陶宛參加舞蹈世錦賽
年僅13歲的國標舞選手王儀珊,把握疫情期間難得的機會,代表台灣前往立陶宛參加「2021年WDSF世界青少年二級十項運動舞蹈錦標賽」,目前已回國並完成隔離期滿。王儀珊表示,在疫情期間有許多限制、壓力,但也有更多的機會,能夠代表國家站上世界錦標賽的舞台,就是對自己最大的鼓勵。同時,王儀珊所屬的這支代表隊...
閱讀詳情 »第三劑預約額滿!過年前搶嘸莫德納了 莊人祥:再來2月7日才打得到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想趕在農曆過年之前打到第三劑莫德納、但還沒預約到的人,要再等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傍晚公布最新的第20期追加劑預約狀況,其中莫德納的預約人數已經達34萬9138人「預約滿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建議先打BNT跟高端,如果堅持非莫德納不打的人...
閱讀詳情 »兩周破百例了!本土+17「西堤 聯邦」雙爆新案 燒到新竹外圍接觸者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桃機相關本土個案正式破百例!且不只西堤繼續爆新案,連聯邦銀行群聚也還沒結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下午公布國內又續新增17例COVID-19本土個案,包括西堤1月7日用餐客人多一確診,1月9日用餐多一家三口確診,連衍生出去的新竹接觸者的接觸者亦有一家四口確診...
閱讀詳情 »下肢水腫恐是重症警訊! 「6疾病」嚴重會立即奪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家醫科門診常有老人家就醫,更有不少人主訴是「腳腫腫的」。最近一個月連續有81歲高血壓、腎臟病史的蔡女士,以及89歲高血壓的王先生,都因下肢水腫及疼痛、走路不適到門診就醫,但經醫師診斷卻發現兩者都是腎臟癌合併周邊淋巴、肝臟轉移及下腔靜脈血管壓迫而造成下肢水腫;由於病程都已...
閱讀詳情 »Omicron本週基因定序破百 累計278例皆輕症 無症狀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4)日記者會上公布本週(1月7日到1月13日)的基因定序,其中140例全數屬於Omicron,僅7例為Delta。 ▲羅一鈞表示,本週定序出140例Omicron。(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278例在入境...
閱讀詳情 »手掌麻木像是隔層手套? 末梢血循不良恐損至周邊神經
【NOW健康 林郁敏/桃園報導】入冬以來最強一波霸王級寒流來襲,體感溫度瞬間降到個位數,許多人手套毛襪戴好穿滿還是全身冷吱吱,有些甚至還出現手腳麻木、刺痛甚至無力的情形!專家警告,手腳麻木症狀,甚至嚴重合併肌肉無力,不僅是血液循環出了問題,很可能是周邊神經病變造成的結果。 觸覺不靈敏像戴手套和襪子 ...
閱讀詳情 »手腳冷吱吱枕邊人都受不了 不想越睡越遠,有沒有救?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冬天手腳冰冷,即使蓋厚被、著毛襪、戴手套都沒有幫助?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張馨慧說明,多數人手腳冰冷其實是寒氣由內而生,因脾胃虛寒而導致血液循環不佳。而天一冷血管收縮,血液供應到四肢末梢的能力減弱,四肢、尤其是指尖冰冷現象會更加明顯,靠外在衣著幫助有限,...
閱讀詳情 »把脈能知全身事? 漢醫全靠《血壓的秘密》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對於現代人來說,量血壓如同吃藥一般稀鬆平常,但如果能從量測血壓中知道今天身體適不適合跑步、是否感冒、感知五臟六腑狀況,有可能嗎?中西醫師郭育誠博士在著作《血壓的秘密》一書中提到,千年前古代漢醫沒有各式各樣的醫療工具或儀器時,藉由把脈取得身體的資訊,也就是說醫者可透過手觸橈動...
閱讀詳情 »4個月大就可吃副食品 研究揭「新食物要試15次」寶寶才埋單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有新生兒,「吃」的問題最叫家長頭痛!尤其是副食品。醫師就提醒,只要嬰幼兒滿4個月大,家長可以開始給予副食品,最慢6個月也要開始,尤其是全母乳哺餵者,副食品可以提供額外的鐵質來源,並搭配含維他命C食物提高鐵質吸收,不過,家長得要有點耐心,因為研究發現,一種新的食物要被...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