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手腳冷吱吱枕邊人都受不了 不想越睡越遠,有沒有救?

手腳冷吱吱枕邊人都受不了 不想越睡越遠,有沒有救?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冬天手腳冰冷,即使蓋厚被、著毛襪、戴手套都沒有幫助?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張馨慧說明,多數人手腳冰冷其實是寒氣由內而生,因脾胃虛寒而導致血液循環不佳。而天一冷血管收縮,血液供應到四肢末梢的能力減弱,四肢、尤其是指尖冰冷現象會更加明顯,靠外在衣著幫助有限,找出可能原因及體質問題,才能從根源改善手腳冰冷。

手腳冰冷好困擾 NG習慣先改掉

手腳冰冷成因多,快來看看下列NG事項你中了幾項:

(1)愛喝冰、冷飲

體內環境約36.5度至38.5度,突然攝入冰水、冷飲容易讓氣血凝滯,也就是所謂的「寒凝氣滯」。

(2)精緻飲食攝取過量

甜食、炸物吃太多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而當胃功能變弱,除造成噯氣、脹氣等問題之外,也會影響食物消化吸收。另外,此類食物普遍缺乏礦物質、維生素等製造血紅素的成分,進而影響血液循環。

(3)久坐、缺乏運動

身體肌肉比例降低會使新陳代謝變慢,同時減少身體產生能量、熱能的機會,導致手腳變得冰冷。

(4)過度節食、用餐時間不規律

長期血糖偏低會讓人精神不佳、四肢乏力,再加上缺少營養素,如與鐵質吸收有關的維他命C,可能會導致體內缺鐵,進而引發血液循環、血液不足問題,表徵常以臉色蒼白、畏寒、疲倦等現象呈現。

食補要補對 確認自身體質再下手

要進行食補,一開始可先以引補打底,張馨慧醫師分享,燉牛肉紅棗湯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牛肉富含鐵質,有助血液循環,還有生薑大棗湯中的生薑可以驅寒,大棗可以協助調整脾胃功能。先把脾胃顧好,消化吸收才能改善,如吃了上述食材未出現口乾舌燥的情形,就可以開始進行冬季溫補。

體質不同,溫補食材也會有所差異,民眾可向中醫師做諮詢,確認自己為何種體質後再進補。張馨慧醫師表示,常感到四肢無力、食慾不振、精神疲乏、說話聲音低微且易冒汗、易喘者,可能為氣虛體質,可將人參、黨蔘、太子蔘、五味子、黃耆等益氣藥物拿來燉肉湯,另外,可多吃黃豆、山藥、大棗、栗子、牛肉等食材。

血虛者常面色枯黃、口唇蒼白、手指甲偏白、易頭暈眼花、全身乏力、失眠、耳鳴、心悸,此族群可藉由吃阿膠、桂圓肉、荔枝、葡萄、黑芝麻、豬血,搭配當歸、熟地、白芍或十全大補湯等養血藥協助改善。

另外,張馨慧醫師提醒,「痰濕」體質者通常伴隨肥胖、臉部及頭部易出油、大便黏膩等問題,這些體內較濕熱的人就不建議進補。但仍能健脾、除溼、清熱,日常可以荷葉、山楂、茯苓泡茶當茶飲喝,或喝乾薑、紅棗湯來補血,溫陽抗寒。

每天按摩穴位15分鐘 讓手腳暖起來! 

張馨慧醫師建議,民眾平時可以大拇指指腹按摩相關穴位,六個穴位按摩時間總長大約15分鐘,搭配旋轉手腕、腳踝,伸展指尖,讓手腳稍微活動,身心放鬆,有助於改善手腳冰冷情形。

手部:

(1)勞宮穴

將手握拳時,中指指尖指到的位置就是勞宮穴,屬於心包經。

(2)神門穴

掌心面向自己,第五掌骨基部與腕橫紋交接處,可按到一顆硬硬的骨頭,下方肌腱的內側即神門穴,按到會有點痠軟的感覺,其為心經一環 。

(3)內關穴

由腕橫紋開始往心臟方向約三個手指位置,手握拳時會看到有兩條筋浮出,兩條筋中間就是內關穴,屬於心經。

按壓這三個穴位可以促進手掌、手腕的血液循環。

腳部:

(1)三陰交

手腳冷吱吱枕邊人都受不了 不想越睡越遠,有沒有救?

內踝尖上四橫指,在脛骨與阿基里斯腱中間凹陷處,為肝經、腎經、脾經三陰經匯聚處,有補脾土,助運化等功效。

(2)足三里

將膝蓋彎曲約90度,膝蓋外側凹陷處往下四指,即為足三里,為胃經穴位,助調理脾胃,和腸消滯。

(3)湧泉穴

手腳冷吱吱枕邊人都受不了 不想越睡越遠,有沒有救?

腳底板前1/3中間凹陷處,為一腎經穴位,其名代表腎氣從此處源源不絕湧上,按壓可促進血液循環。

張馨慧醫師也補充,每日快走或慢跑約20分鐘,可促進手腳及骨盆腔血液循環,對久坐族群,尤其是女性有幫助。另外,打太極拳、八段錦等緩和運動,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即便生活忙碌,維持良好運動習慣與作息,才是通往健康的不二法門。

手腳冷吱吱枕邊人都受不了 不想越睡越遠,有沒有救?

資料來源:

1. 醫砭http://yibian.hopto.org/

2.人體腳底 png來自 .pngtree.com/

3. Pngtree.com


【延伸閱讀】

冬天比夏天更需要進補? 專家打臉「常見飲食觀念」

冷氣團來襲誘發「心」危險 冬季做這些事容易讓壞膽固醇升高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4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心臟病、腦中風及腎臟病名列國人10大死因,這類慢性病的病程進展與控制大大影響著生活品質,國泰綜合醫院為提升疾病照護品質,投入各項資源、優化團隊照護模式、導入資訊智慧化管理等,於8月28日榮獲醫策會頒發「冠狀動脈疾病」、「腦中風」、「腎臟病」3項疾病照護品質認證,醫療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31)日高中職以下學校開學,早上全台學校門口,學生們都排著對量體溫,許多家長也都聽到「發燒」就臉色大變,衛福部食藥署提醒,發燒除了生病感染外,有時使用藥物也會增加體溫。臨床醫師提醒,當身體測出發燒,若不是高風險族群,先到社區一般診所就醫就好。 發燒讓免疫細胞總動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暑假終於結束,中小學今天開學,家長鬆了一口氣,但學校師長卻忙著防疫,儘管不用戴口罩,但教育部要求開學2周內學生入校都需測量體溫,所有校外人士進入校園時,都需登記資料,採實名制。 上午各中小學大門前,擠滿了家長以及學生,場景相當熱鬧,雖然教育部並未要求校園內外強制戴口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食藥署首核COVID-19抗原檢驗試劑!准為儲備我國防疫量能,食藥署指出,首件抗原檢驗試劑已通過相關臨床前測試及臨床評估驗證核准專案製造,以備因應疫情變化使用。抗原檢驗試劑非唯一診算 仍需核酸檢測食藥署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抗原通常會存在於急性期感染患者的上呼吸道檢體中,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