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以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曾經膽管結石反覆發作的蕭女士,自嘲腹部開刀疤痕已成了拉鍊,不料相隔31年,3.5公分大的膽結石再找上門,讓她痛得冷汗直冒,蕭女士第一次開刀時,年僅20歲,石頭像成人大拇指,25歲二次開刀,到36歲三度就醫,醫師建議拿掉膽囊,杜絕結石再犯,以為從此可以跟結石說拜拜,...

閱讀詳情 »

如果可以的話,不想要有蛀牙⋯⋯特別是成為父母後,想照顧孩子的牙齒不讓他有蛀牙吧!大家平時,會預防蛀牙嗎?!每天都會刷牙,但卻沒有在預防蛀牙的家長讀者應該很多~所以這次想從今天就能開始實踐,為大家介紹不會有蛀牙的自我護理方法☆   首先要介紹蛀牙是⋯⋯?   蛀牙是被稱為&ldq...

閱讀詳情 »

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對代謝疾病的某些風險因子有短期成效,例如肥胖和某些類型的膽固醇濃度。接受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短時間內,你可能減輕體重、血糖下降、膽固醇濃度也降低了,只不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並不能帶來長期的效益。 對於那些攝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人,我極度關切他們心血管系統的長期健康,一項評估不同飲食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景氣好低迷!經濟負成長,國人憂鬱指數也隨之升高,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藍亭研究發現,透過腦電波及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的影像學檢查,可以篩檢出有憂鬱症傾向的人,無須等到發病,及早施以認知或藥物等治療,也許可協助他們遠離憂鬱症的威脅。 自我相關性高者 較易有憂鬱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軍瑋報導) 在台灣,心血管疾病已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位,且平均每30分鐘就有1人因此喪命,其中又以急性心梗塞占最大宗;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楊晨佳指出,男性出現急性心肌梗塞是女性的兩倍,主要是因女性有荷爾蒙保護,會比男性晚發作5至10年,另外就是因為男性抽菸者較多所導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65歲以上長者,超過9成希望能在家養老;事實上,也有276萬名老年人在家養老。但專家提醒,在家養老需要有專業的居家照顧員,才能降低發生跌倒、噎食等風險。 自家養老是長輩心願 台灣銀髮產業聯盟理事長李宗勇指出,在自家養老是許多長輩內心最期待的事情,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天氣熱、火氣大,許多人都會有嘴破的困擾,有些人猛喝青草茶或塗藥來治療,但醫師指出若口腔潰瘍頻繁,一年甚至達到三次以上,同時合併腹瀉、腹痛、生殖器潰瘍任一症狀,就要小心是自體免疫疾病「貝西氏症」。 反覆嘴破 原是免疫系統出狀況 一名35歲的鄭姓患者從國中起便反覆嘴破,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小時憂鬱,對未來工作影響甚大!國外研究發現,青少年有情緒問題,未來比較容易失業,研究發表於《社會科學與醫學》期刊。醫師建議,家長應時時注意孩子的情緒問題,如有吃不下、睡不好、體重暴增暴減等憂鬱徵兆,最好尋求協助。 青少年時憂鬱 日後6成易失業 此研究針對出生於1980...

閱讀詳情 »

  久治不癒的「胃病」,原來只需吃這個就好了!(網絡圖片)  胃病實際上是許多病的統稱。它們有相似的症狀,如上腹胃脘部不適、疼痛、飯後飽脹、噯氣、返酸,甚至噁心、嘔吐等等。臨床上常見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十二指腸複合潰瘍、胃息肉、胃結石、胃的良惡性...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