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編輯部 發生燒燙傷意外 「沖脫泡蓋送」要做對 燒燙傷是國人最常面臨的外傷事件,除了瞭解燒燙傷的正確處置,也要避免增加傷口感染的「NG行為」。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羅陽醫師指出,處理燒燙傷的基本原則為「沖、脫、泡、蓋、送」。受傷後的第一步,先以流動自來水「沖」洗,...
閱讀詳情 »連碧曼
不用開刀也能告別狐臭「清熱利濕」的飲食準沒錯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狐臭,在中醫的理論上,與「濕熱」體質有關。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師陳中奎表示,有狐臭的病人,通常是濕熱淤積,其中「濕」表示整個體質在排濕、或調控水的方面較差,另外也會伴隨腸胃功能不好,也就是「脾胃虛」,更容易「吸濕」,導致經常腹脹、食慾不振,或排便濕黏馬桶、排不乾淨,頭暈、容...
閱讀詳情 »有助減重和預防慢性病的「間歇性飲食」 你跟上了嗎?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你知道嗎?1天當中,什麼時間吃東西對健康是有影響的,甚至與所吃下肚的食物內容一樣重要。 根據發表在《內分泌評論雜誌》(Endocrine Reviews)上的1項新研究的作者說法,1天內控制在8至10小時的連續時間內進食,可能有助於預防和管理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和心臟...
閱讀詳情 »中醫藥向世界發聲! 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獲邀著文刊載《自然》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花蓮慈濟醫院團隊以生物材料攜帶當歸西藥開發治療腦癌新藥已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如今再開發奈米當歸西藥鼻噴劑,初步發現相對於口服可增加腦部十倍的量。林欣榮院長因而獲國際著名期刊Nature《自然》邀請撰專文在「聚焦傳統中醫藥」主題中分享,其中還包括近期開發中草藥治療疾病並以...
閱讀詳情 »婦健檢揪出腦動脈瘤 血流導向裝置成功拆彈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七十多歲女患者,年輕時忙於工作、三餐不正常,老年除了三高之外,也罹患嚴重的頸動脈狹窄。應開始享福的她,在某次例行健康檢查發現腦部長了兩顆動脈瘤。由於患者年事已高、且固定服用抗凝血劑治療頸動脈狹窄,若要進行手術,風險實在太大。在醫師的建議下,患者接受血管內介入治療-血...
閱讀詳情 »鼓勵顱顏兒勇敢面對未來 基金會推2022公益桌曆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支持顱顏兒勇敢面對未來每一個挑戰,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推出2022公益桌曆,透過收錄12位顱顏孩子溫馨動人的故事,讓大眾更了解顱顏孩子的故事,這次桌曆活動也將扣除印製成本後盈餘將全數運用於「用愛彌補∞無盡傳愛」募款,幫助台灣及海外顱顏患者無限的勇氣,更有自信面對未...
閱讀詳情 »阿公 阿嬤活力旺! 全台百歲人瑞創新高 最高齡台北市118歲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的阿公、阿嬤活力旺,不怕新冠肺炎疫情,百歲人瑞人數再創新高!衛生福利部今(13)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顯示,截至今年9月,國人百歲以上人瑞共有4721人,較去年增加679人,創下歷年新高。而最高齡者是台北市的118歲人瑞。 每年重陽節,為表達對百歲人瑞的關懷與祝賀,衛...
閱讀詳情 »【營養師評價】媽媽界最夯的藻精蛋白,推薦你3個原則這樣挑,選到真正有功效與專利的保護力保健食品!
疫情期間,還有又快要開始轉涼入冬,免疫相關保健食品成為民眾與媽媽關注的項目,過去好食課有撰寫過藻精蛋白專欄,有些粉絲還有社團、討論板上媽媽們有私訊營養師,詢問要推薦什麼品牌。 不過好食課秉持著不推薦單一品牌,而是推薦「原料」、「購買原則」的方式,想再用這篇專欄和媽媽們聊聊藻精蛋白該怎麼買和該怎麼選...
閱讀詳情 »河濱慢跑健走有望脫口罩? 高鐵自由座討論中不含站票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連續6天沒有新增本土個案,死亡個案也沒有增加,境外移入則上升7例,當中3名個案符合突破性感染;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疫情持續穩定,將會考慮河濱慢跑與健行是否能脫下口罩。 ▲10月5日新冠肺炎新增個案與死亡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
閱讀詳情 »【保健食品】想挑選降血脂 降膽固醇的保健食品? 營養師一次解析紅麴與魚油該怎麼挑,又該注意什麼!
由於高血脂、高血膽固醇問題嚴重,具有降血脂、血膽固醇的紅麴和魚油總在銷售榜上名列前茅,這兩種保健食品又有什麼作用?又有什麼差別?又該怎麼挑呢?這次就讓營養師來解析吧! 專欄目錄 營養師解析紅麴降血脂與膽固醇的功效機制紅麴能降多少血脂與血膽固醇?紅麴的降血脂、降血膽固醇機制隨著成份而有所不同營養師解...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