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85歲姓男子有高血壓、糖尿病及慢性腎病的病史,因發燒及右上腹痛到醫院急診就醫,經電腦斷層掃描發現一顆3公分大且硬的膽結石及急性發炎,考量患者年紀大且有慢性疾病,麻醉及開刀風險較高,經評估利用經口內視鏡超音波導引,配合電動液壓及碎石金屬網將結石碎掉取出,3-4週後再使用胃...
閱讀詳情 »連碧曼
別讓關節痛!網友熱議「關節保健法」 愛護關節這樣做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年紀大的人總會擔心走路走到一半,關節就痛起來;青少年也要擔心運動時不當使用關節而受傷。隨著年紀增長,許多長輩都容易出現關節退化的問題,大家都希望能從年輕開始保養好關節,希望老年時能免受關節疼痛之苦,而到底日常的關節保健方式有哪些?熱門的關節保健食物該怎麼選呢? 《So...
閱讀詳情 »孩子有自閉症人生就完了嗎? 學齡前早療有效翻轉疾患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5歲的小明被診斷為自閉症,媽媽緊張地在門診不斷詢問:「這有可能會好嗎?」、「還來得及補救嗎?」、「會需要進特殊班嗎?」醫師表示,自閉症的兒童若適時接受早期療育,腦部發育後的認知、語言、社交等能力皆可能有令人驚喜的成長。呼籲家長無需過度恐慌、甚至為孩子貼上「不治之症」的標...
閱讀詳情 »講座報名/手抖不停是巴金森氏症? 專業醫師開講解析
【NOW健康 編輯部/台北報導】巴金森氏症是1種運動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患者會出現顫抖、肢體僵硬、失去平衡感等相關動作障礙症狀,好發於中老齡族群,目前藥物是治療巴金森氏症的最有效方法。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指出,常有人會把巴金森氏症跟阿茲海默症搞混,這2者雖然有某些症狀類似,但...
閱讀詳情 »2022年罕病《羽球體驗營》開跑 與金牌國手共同揮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有超過18,000個罕見疾病家庭,因為疾病的關係,許多罕病病友們無法像一般人一樣自由的運動,甚至對其中一些病友來說,別說要運動了,就連自由行動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今(2022)年,罕見疾病基金會與臺灣土地銀行共同響應「國際罕見疾病日」,於上週2月19日(六)下...
閱讀詳情 »打造健康生活從校園做起 針對吃 動 睡建立良好習慣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新冠疫情持續,董氏基金會提醒,除了做好基本防疫措施外,更要重視自身營養與健康,顧好自身免疫力!國人的飲食和生活型態漸漸改變,包含飲食不均、常攝取高熱量低營養的精緻化食物、過度使用3C用品造成久坐且缺乏運動等,都會讓體重過重或過輕,甚至讓代謝症候群及許多慢性疾病年齡漸趨...
閱讀詳情 »年輕男子打BNT過敏 類固醇治療變「月亮臉」超崩潰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一名27歲男子,日前接種BNT疫苗約2-3週後引發「血管炎」,經檢驗後確定為疫苗引發的不良反應,發病時下肢佈滿紅色出血點,甚至導致皮膚潰瘍,為此還住院半個月,簡直苦不堪言。住院期間,主治醫師施打最高劑量的類固醇,出院後持續服用類固醇藥物,目前血管炎的症狀已趨緩,然而類固...
閱讀詳情 »進口出包!逾2噸「冰糖燕窩」違摻2防腐劑 日本「鮮蜜瓜」農藥也超標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進口食品食安又拉警報!食藥署今(15)日公布最新一波的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以進口水果占大宗,從鮮蘋果、鮮蜜柑到鮮草莓,就有11項之多,其中也不乏高檔的水果,梅村水菓有限公司從日本進口的「鮮蜜瓜」就檢出農藥超標,253公斤全數得依規定退運或銷毀;另外,燕多多國際貿易有...
閱讀詳情 »不怕選市長被算帳 陳時中:選舉本就是有恩報恩 有仇報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022縣市長選舉,台北市長一役備受關注,預料將是藍白綠「三腳督」的態勢,其中衛福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更被看好代表民進黨出馬,不過,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直酸陳時中「他最好出來選台北市長,台北市民都想好好跟他算帳」。陳時中今(15)日下午則淡淡回應連勝文...
閱讀詳情 »4顆鹹湯圓熱量等於1碗白飯 這3類人吃湯圓要特別注意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天是農曆元月15日「元宵節」,許多民眾習慣在晚上一家團聚並一起吃幾碗甜或鹹「元宵」或是「湯圓」。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營養師宋佩蓉提醒,元宵及湯圓都是高澱粉、高油與高糖所組成,再搭配同樣是高澱粉、高油脂的紅豆、花生甜湯為湯底,恐會攝取過多熱量,讓身材跟著圓滾滾。 鹹湯圓...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