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初瑤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梅志銓報導) 量血壓是高血壓患者每天的例行公事,但血壓到底多少才標準?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醫師表示,過去醫界認為年紀大了,血壓不需要積極控制;但美國最新研究發現,75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嚴格控制血壓低於120/(OVER)80,能夠降低死亡率。 2017年心臟學會...

閱讀詳情 »

8大信號提示 你該排毒了 體內毒素積聚到一定程度會透過某種形式表現出來。如果出現便秘、口臭、長斑、膚色晦暗、痤瘡、肥胖、關節痛、血脂高等問題,就是身體提示你要及時排毒了。   一、便秘:腸道毒素正在擴散 腸道是人體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場所,也是毒素集中地,如果積存在腸道內的糞便不能排出體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許多吸菸者都知道吸菸不僅影響自己,也危害暴露在煙霧中的其他人們,但一人吸菸影響全家,多數人卻不知道就連孩童也可能因此罹病甚至死亡。 2~3分鐘就有1名因二手菸罹病 臺灣每年約有2萬4,000人死於吸菸,而有3,000人死於二手菸害,每年因二手菸罹病約達15~23萬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子宮外孕有可能造成大出血,嚴重時會有致死之虞!曾經有一位子宮外孕女子,因為腹痛去婦產科就醫,醫師卻沒有診斷出該女子為子宮外孕;這名女子返家後,竟昏倒被送醫後不治身亡。到底子宮外孕該如何確診?又該如何治療呢? 超音波檢查胚胎是否在子宮內 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婦產科主任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年約40歲的牙醫師,日前因急性胸悶送醫急救,才驚覺血壓已飆高至200mmHg引發心肌梗塞,幸而及時就醫治療才撿回一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鈞鎧提醒,時序進入春天,雖然平均氣溫升高,然而時有天候不穩定、忽冷忽熱的情形出現,加上早晚溫差...

閱讀詳情 »

彙整編輯/李晏晨、摘自/《自己的膝蓋自己救》(呂紹睿著/時報出版)、圖片來源/時報出版、shutterstock 退化性關節炎,是邁入高齡後,需要時時戒備的疾病。大家都很害怕,萬一哪一天走不動了,需要裝人工膝蓋,那該怎麼辦?但是,老化、退化,真的是造就退化性關節炎的主要原因嗎?大林慈濟醫院國際膝關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塑化劑威脅無所不在,舉凡外帶的塑膠袋、塑膠湯匙、手搖杯、防油紙袋、便當盒等,甚至在益生菌、香水、乳液中,都可以找到。醫師指出,塑化劑為環境荷爾蒙,尤其對胎兒、男性影響甚鉅,容易體重減輕、影響智力,造成生殖器短小、精子減少,而罹癌的風險也愈高。 2族群環境毒素最敏感 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生病難免看醫師、吃藥,許多人失眠、頭痛也習慣吞安眠藥、止痛藥;但你知道基本的服藥知識嗎?藥師柯明道指出,吃藥一定要喝水,若與茶、咖啡併用,不只會影響藥效,還可能產生交互作用。 常見用藥迷思 藥師柯明道指出,許多民眾仍有「吃藥配茶、配咖啡沒關係」、「吞安眠藥喝酒更助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統計,小兒疝氣發生率大約有百分之5,也就是說,每20名嬰兒就有一例小兒疝氣;由於嬰兒還不會說話,身體不舒服多以哭鬧表示。所以,家長在幫嬰兒洗澡時,可得要多檢查孩子的身體,查看腹股溝處是否有隆起,若是出現突出物,就要趕緊就醫診治。 男女比約四比一 衛福部桃園醫院小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9歲小家有次體育課後被發現意識不清地躺在操場上,在同學攙扶下才勉強用右腳支撐走回教室,送醫被診斷為動脈血管病變引起的缺血性腦中風,在治療及復健後,已可在輔具使用下自行行走。 65%留下永久動作障礙 成大醫院小兒部余文豪醫師指出,每年每10萬兒童約有2~13例的兒童罹缺...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