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安雁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眼疾之中最常見於老年人的白內障,如今隨著民眾使用3C產品的時間倍增,偶爾會出現在未滿60歲的中壯年身上,造成工作和生活的不便,加上明(2022)年起勞保法定的請領年齡又提高1歲,勞工要到63歲才可離職退保並領到全額年金,使得民眾工作年限延長。開業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台灣趨勢研究顯示,疫情期間有六成民眾改為在家運動1,其中運動強度不一及姿勢不良造成疼痛患者增加。針對運動傷害帶來的疼痛,前女籃國手錢薇娟分享自身退役後的慢性疼痛情形。為了造福更多肌肉關節疼痛患者,知名復健診所忠孝新生分院於12/7日開幕,成為目前國內唯一推出完整慢性疼痛...

閱讀詳情 »

  心臟衰竭的發病原因?  「累喘腫」同時發生要警覺 冬季氣溫變化幅度大,易造成血管劇烈收縮,引起心肌梗塞或心臟衰竭惡化。心臟衰竭又被稱為「心臟無力」,新光醫院心臟內科副主任蔡適吉醫師表示,心臟是運送全身血流的馬達,當心臟無法打出足夠血液量時,就可能引起累、喘、腫症狀。年長者容...

閱讀詳情 »

採訪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記者梁少珊   採訪專家廖泊喬醫師 醫生用古代文人的故事做衛教,結合文學與醫學專長。部立金門醫院精神科醫師廖泊喬也是作家,得過台南文學獎、蘭陽文學獎,文青醫師其實有顆非常體貼病患的心。為了保護病患隱私、也不去蹭明星八卦,廖泊喬用古人的故事,讓民眾認識酒癮、藥癮的...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台灣有兩百多年的茶文化,製茶技藝也是當今世界首屈一指。但你是否對手搖店的菜單了解,比「茶葉本身」還要多呢?其實自己泡茶既健康,又是個能陶冶性情的小嗜好──就像自己沖咖啡、做菜一樣。今天儂編要跟大家介紹 6 個「泡茶小眉角」,從茶壺、水質到「溫潤泡」,...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連續第26天「加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下午公布國內僅新增5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5例皆為男性,且有3人屬於完整接種疫苗的突破性感染。 莊人祥說,今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

閱讀詳情 »

記者鄭儷絲/台北報導 60歲的林姓婦人(化名)羅患腎結石,做了3次體外震波碎石治療,但結石依舊「頑強」,根本打不掉,林婦依舊深受血尿、腰痛之苦。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怡光表示,林婦屬於雙側結石,體外震波碎石失敗後,經評估接受「新一代軟輸手術,吸石清雷射術-專利吸石導管加上軟式輸尿道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人養生保健風氣日盛,伴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各類標榜調節機能與補充營養的產品日漸增多。為保障消費者食用安全與權益,食藥署提醒,我國自88年施行「健康食品管理法」後,「健康食品」已成為法律名詞,上市前須向衛生福利部申請查驗登記,提供科學證據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第14輪疫苗將加開混打,明(19)日開放預約,11月20日、21日兩天開始施打。混打資格為AZ疫苗第1劑滿8週,尚未接種第2劑,這些人可選擇BNT或莫德納疫苗,當然繼續打AZ也可以。 第14輪加開混打預約 週末施打 指揮中心開放A...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