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六旬婦體外碎石失敗 預防腎結石新式軟輸手術

記者鄭儷絲/台北報導

60歲的林姓婦人(化名)羅患腎結石,做了3次體外震波碎石治療,但結石依舊「頑強」,根本打不掉,林婦依舊深受血尿、腰痛之苦。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怡光表示,林婦屬於雙側結石,體外震波碎石失敗後,經評估接受「新一代軟輸手術,吸石清雷射術-專利吸石導管加上軟式輸尿道內視鏡」治療,治療時將水灌入,導管上有吸頭,以負壓將水往回吸,吸取碎石,藉由水的循環讓石頭碎片流出,成功清除結石,林婦將結石完全清乾淨後,只要每年追蹤是否復發即可。

六旬婦體外碎石失敗 預防腎結石新式軟輸手術

陳怡光表示,以專利吸石清負壓導管搭配軟式輸尿管鏡的治療方式算是另一個新的選擇,軟鏡角度可自由上下彎曲270°,進而協助醫師輕易找到並清除體外震波或傳統輸尿管鏡處理不到的結石,病人可免去開刀、無傷口,較無併發症風險,算是相對安全,但需在醫師的評估下進行,如結石太大,則不適合用這種手術方式,例如鹿角型結石,傳統的手術方式是於腰部打洞進入腎臟,再將結石取出,但有造成術後出血、腰部疼痛、腎高血壓後遺症等風險,如果使用軟式輸尿管鏡雷射碎石術可能要清2至3次,不妨與專利吸石清負壓導管搭配使用,吸出水及碎石粉末,可降低腔內壓力、熱傷害及術後感染機率,增加治療安全性,因新式吸石清專利負壓導管又比傳統軟式輸尿管內視鏡手術更安全,對醫療風險大、不便開刀的長者而言,更是一大福音。

預防腎結石:常喝水、忌重鹹 茶飲、氣泡飲應節制

對於預防腎結石的保養之道,陳怡光建議首先應「常喝水」,並非一次性補充很多水份,而是增加喝水的頻率,而腎結石患者每日應喝2000cc水份。平日飲食更應忌重鹹,對於時下很夯的茶飲、氣泡飲應有節制地攝取。

陳怡光更提醒,接受「新式軟輸手術-專利吸石清負壓導管」治療前,病人需於前一天入院做抽血,X光、麻醉風險評估,如有發炎明顯的發燒、感染,則需先處理好感染問題才能接受治療。

 

相關推薦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中醫大新竹附醫引進零接觸快速核酸檢測站,院長陳自諒表示,醫師透過採檢窗幫民眾採檢,採檢棒由自動轉液系統收回,完成後續的試劑添加及檢測,民眾在採檢過程中不會與門把、醫護人員直接接觸,讓民眾體驗真正零接觸的採檢過程;另外,快速核酸採檢站只要25分鐘就可以有結果,一小時後民眾可從...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王聿瀠 李新琳 程子奕/台北報導 高端疫苗的緊急授權使用EUA今(19)日正式闖關通過,獲食藥署核准,何時開打?備受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坦言,高端目前產能相對比較低,能提供的量比較少,指揮中心將視量有多少才能放到施打計畫裡,正在概...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趨緩,7月26日解除三級警戒的機率越來越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9)日下午就進一步清楚定調「不是解封、而是降級」,會在二級警戒裡面做滾動式的一個檢討,不過,陳時中亦說,戴口罩、勤洗手以及保持社交距離三件事不會改變,若無法做到的行業「解的時間就...

閱讀詳情 »

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7/26,隨著疫情趨緩,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接受節目專訪時透露,北市針對國中國小在9月開學的規劃,他表示採線上線下混合班,倘若一個人25人,可考慮5人到校上課、20人在家上課。對此,時事評論家周偉航則在臉書酸「天下第一父母比慘大賽開打!」貼文發出引來千名網友按讚並留言「防疫無能胡搞瞎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