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5日

年節飲酒小酌怡情、過量傷身,但怎麼喝才能盡興又不影響健康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一般成人在健康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小酌的確無傷大雅,但建議每日的酒精攝取量以不超過20公克為宜,女性標準則以10公克為限,可別過量飲酒而影響健康喔。  佳節期間難免小酌,但酒喝多少才不傷身?廖嘉音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肘隧道症侯群」跟「腕隧道症候群」同樣是長時間使用3C產品或因工作需要,長時間手部過度彎曲、壓迫神經而形成的手麻困擾。過度使用手腕 壓力大易壓迫腕隧道症候群是長期使用手腕,例如長期抓握工具、打字員、家庭主婦、使用電腦者,手腕重覆性的壓力大,如果長期間手腕活動量大,容易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醫科臨床上常被問到:「醫生,我最近一直流目油,是不是敗腎?」黃盟珠醫師表示,很多人都聽過「肝開竅於目」,因而知道眼睛看東西是否明亮與肝有關,其實,「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透過觀察眼睛,可以了解臟腑的健康狀況;而臟腑、氣血、經絡有問題,也會造成眼睛的疾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不少民眾過年期間,每餐高脂肪飲食、又喝高熱量酒精,腸胃道一時無法負荷,造成腹痛、腹瀉。中醫師指出,膏粱厚味、豪飲嗜酒最容易引起腸躁症,建議餐餐八分飽即可,多喝溫水排除廢物。高脂肪+酒精 腸道自律神經異常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指出,西方醫學認為,腸躁症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心臟冠狀動脈阻塞患者,如出現胸悶、胸痛及冒冷汗等症狀,最好提高警覺,快就醫!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心血管中心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韋廷指出,心臟病是我國國民十大死因之一,冠狀動脈疾病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在台灣罹病的人數正逐年增加,甚至有年輕化趨勢。動脈遭脂肪堵塞 心肌缺氧害死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肩頸痠痛的困擾嗎?其實肩頸痠痛又稱肩頸綜合症,是指腦根部、頸部至肩胛骨部位間的肌肉痠痛、僵硬,且常感到肩頸背重物壓著的感覺,不僅會影響日常生活、睡眠品質,症狀嚴重時,恐會伴隨頭痛、頭暈、耳鳴、眩暈等症狀;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中醫科醫師簡士傑指出,尤其3C產品盛行,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放年假期間,不少人從初一吃到初五,體重在春節期間飆升,往往在收假時站上體重計才懊悔莫及!營養師指出,年菜雖然精緻油膩,但只要掌握訣竅、聰明選擇食物種類,就能夠樣樣都品嚐,不怕吃進過多精緻飲食對身體造成負擔。年菜精緻油膩 挑著吃不怕胖營養師夏子雯指出,應酬、尾牙、吃年菜,菜的...

閱讀詳情 »

空氣品質指標越來越常亮紅燈, 而空汙、抽菸、二手煙、遺傳都有可能是造成肺癌的原因, 目前肺癌是國人癌症登記第二名。 要如何遠離肺癌,是每個人都要關注的事情。   【低氘水與肺癌】 在4個肺癌併發腦轉移病例的回顧性研究中發現, 與無飲用低氘水8個月相比,有飲用低氘水增加至22.5個月存活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無特殊病史的28歲年輕男性,某日早上上班途中突然感覺身體不適、盜汗,靠意志力撐到公司門口就全身癱軟倒地。同事緊急聯絡救護車送急診,檢查診斷出病因是有隱形殺手之稱的「肺栓塞」。緊急處置後轉加護護病房治療,1週後康復出院。肺栓塞症狀不明顯 死亡率逾30%苗栗醫院急診室主任蔡...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