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保健》戴口罩 有助減少汙染物吸入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報導】

口罩擋得了所有的空氣汙染?機車通勤族穿梭車陣,口罩似乎是標準配備之一,然而一般民眾戴的口罩,由於密合度不高,很難擋得住極微小的細懸浮微粒。

《保健》戴口罩 有助減少汙染物吸入

圖:資料圖庫



多項研究指出,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如果減少,平均壽命可望增加。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為空氣中氣動粒徑等於或小於二點五微米(μm)的粒狀污染物。簡單來說,比頭髮、汗毛的橫切直徑還細微很多,非常容易吸入,又容易在體內流竄,很難排出。

對於通勤族的自我保護,醫師指出,雖然一般口罩無法杜絕所有的汙染物,但通勤族最好還是準備一般口罩,儘量調整使口罩與臉部貼緊,對減少汙染物的吸入有些許幫助。

如果使用保護作用較強的N95口罩(可阻擋九成五以上的次微米顆粒),醫師指出,由於較密合,有明顯悶熱感,一般人無法久戴,不必人人都準備。一些處於汙染環境嚴重的特殊職業或醫師治療特殊傳染疾病的患者才需配戴。

細懸浮微粒型態有固態與液態,前趨物主要以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氨、揮發氣體等構成。台灣各地PM二點五年平均值濃度遠比歐美高。

每到冬季,全台各地空氣受到境外汙染物的影響,加上本地空汙,導致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空氣品質拉緊報,嚴重程度又與大氣擴散情形相關,雖然都會區的通勤族吸入不少交通廢氣與懸浮微粒。但據環保署發佈的空氣品質資訊,許多非都會區的空氣品質不見得比都會區好。

冬季空汙加上感冒及流感肆虐,有呼吸道疾患病人如氣喘、慢性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人還是需要配戴口罩,尤其進出公共場所、髒亂環境、接觸室外冷空氣時最好戴上;同時需注意早期症狀出現,如噴嚏、鼻水增加,夜間咳嗽,運動時呼吸不耐等症狀時,建議醫診斷治療。

北市聯合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詹雲翔提醒,境外沙塵暴含有有害化學物質,且容易進入呼吸道,造成刺激和發炎,空汙嚴重時在外一定要戴口罩,家裡則建議關窗或打開空氣清靜機。

 

本文出處: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23&CID=260802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家的孩子進入新環境也有適應不良的問題嗎?其實不用過於擔心,可透過團體遊戲治療的方式,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職能治療師黃琳苑指出,像是模仿學習、人際互動和分工合作,建立常規以及培養參與感和自信心等,都能有效解決孩子適應不良的問題。治療師黃琳苑進一步說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端午佳節,免不了划龍舟的盛事,但要小心,隨著連日來的高溫,一不小心可能就造成中暑;嘉義長庚醫院急診室主任蕭光佑指出,尤其是龍舟訓練時,選手長期曝曬於豔陽下,若未隨時補充水分,可能不注意就會出現中暑症狀。主任蕭光佑進一步說明,划龍舟的選手們皆屬於中暑高危險群,主要是因劇烈運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三十多歲莊姓男子常有腹痛拉肚子的情況,他形容腸子好像扭毛巾似的扭不停;半年多下來,整個人暴瘦二十五公斤,這期間曾去多家醫院看診,家人甚至還去求神拜佛,都未好轉。之後進一步到台中慈濟醫院檢查,才確診為克隆氏症。莊姓男子身高170公分,多年保持72公斤體重,一場病下來體重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久坐後起身、早上走路起步時腳跟特別痛,但活動一陣子疼痛感又漸漸降低,別因為短時間不痛就不以為意,可能是罹患了足底筋膜炎。復健科醫師提醒,雖然患者若減少活動通常可自行痊癒,但痊癒時間不定,可能影響生活,建議嚴重腳跟疼痛或是第一次疼痛時,就醫接受物理治療,約2-3個月可將疼痛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