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會死的癌症」 類風溼性關節炎

「不會死的癌症」 類風溼性關節炎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中年婦女的噩夢!關節腫脹、晨僵,骨骼破壞歪斜,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許多人常碰到的問題,雖然致病原因不明,但是許多患者只要病症一發作起來,關節紅腫,無法自由活動,除了需要家人朋友的支持外,學習各種生活中的小撇步也是預防關節過度使用、惡化的另一項選擇!

手指變形 筷子拿不好、毛巾擰不乾

類風溼性關節炎(RA),也有人稱它為「不會死的癌症」,身為病友之一的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理事長張玲瑗表示,剛發病時,指關節會腫得像小饅頭,紅腫、熱痛,指骨關節像是瘀青一樣,筷子拿不好、毛巾擰不乾,直到後來手指關節開始呈現對稱性發炎,後來下肢、膝關節也開始發生腫痛症狀,才讓她驚覺「不治之症」已找上門。

ESR指數異常 小心RA的發生

她表示,當健檢報告顯示ESR指數異常,就要小心類風溼性關節炎(RA)的發生,ESR指數又稱為紅血球沉降率,數字越低越好,是一種間接測量發炎蛋白質的方法,代表身體的發炎機制,醫師可藉由觀察ESR指數了解病人、預測疾病的嚴重程度並及時給予治療,對免疫風濕科來說有很大的幫助。

疑似RA 醫師可為病人申請檢驗補助

從前因資訊不發達,許多病友常因不了解病症拖延治療,現代醫院分科方便了解,只要懷疑是RA病友,都可以利用AntiCCP檢驗,AntiCCP是一種類風溼性關節炎診斷抗體,若AntiCCP呈現陽性,很可能表示已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張玲瑗理事長表示,多虧AntiCCP血清檢驗,病友可以馬上得知結果,不致讓病友走太多冤枉路。

食衣住行 防止病痛如影隨行

多數病友為中年婦女,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從發病起,等於要與病痛生活一輩子,又因中年婦女要整頓家事,處理生活重擔,理事長提醒,從生活方面小心預防,才不致讓病痛如影隨形:

‧ 食/盡量多吃蔬菜、減少濃湯、補湯類攝取,減少任何導致身體發炎的機會。

‧ 衣/不要穿有扣子的衣服,以寬鬆方便、拉鍊式的衣物為主,早晨起床、晚上睡前可以戴手套、穿襪子保暖關節。

‧ 住/家中水龍頭若是轉式水龍頭,可以改裝為撥桿式或電子感應式。

‧ 行/出門帶拐杖,有電梯就不要走路,保護關節安全,行動慢一點預防跌倒。(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1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這幾年台灣的食安出了一大堆問題,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各種食品裡面存在著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擔心配方外流,不是隱藏標示的藉口 食品業者的理由很簡單:這食品是我發明的,如果我將食品內的配方全標示了出來,我的競爭對手一定會仿冒並且以低價競爭,屆時我一定會受傷慘重。也基於這個原因,大部分的食品業者都不願將...

閱讀詳情 »

-------搶先試閱------- 牙齒是維持生命的第一道關卡 因蛀牙感到疼痛時,會強烈意識到牙齒的存在;刷牙時牙齦出血,則會害怕有牙周病而照鏡子觀察牙齦;感冒時會感覺牙齒浮浮的相當不舒服。 牙齒就是這樣,健康的時候幾乎忘記它的存在,身體不舒服才覺得不對勁。 牙齒的基本功能是咀嚼食物。人是雜食性動...

閱讀詳情 »

  ──30歲就要開始改變飲食習慣,大幅降低失智風險。── ◆預防失智風險X延緩病變,可同時從飲食著手── 經過全球醫學團隊證實,這些飲食和營養素,的確能降低失智的風險。從現在開始多吃活腦飲食,防老又防病,預約三十年後的精彩熟齡人生! ◎每周喝三次蔬果汁,失智症發病機率降低76%; ◎每周...

閱讀詳情 »

白髮變多、皮膚粗糙、便秘、高血壓......老化和不適症狀都是內臟的「求救訊號」! ◕第一本「內臟運動」專業按摩書每天按摩30秒,就能由內而外改善健康。 擁有「奇蹟功效」的原創排毒美容術 更多介紹請見: ◕ 美肌、消便秘、好眠、減肥….七大功效!原創排毒美容術《「氣內臟」自癒按摩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