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偉周
時序進入6月,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仍處於相對高點,已邁入第4周的全國3級疫情警戒,不知何時才能除。在艱困的環境下,仍得有人冒著染疫風險,在第一線承擔維持社會運作的必要任務。
《今周刊》透過3個故事,向那些在不同崗位上默默付出的人們致敬。
護理媽媽宣言》國家需要時隨時站上前線戰鬥
2016年,已有17年資歷的資深護理師林佳諦,為了照顧兩個孩子,選擇離開醫療現場,當起全職家庭主婦。今年5月底,她看見台北市長柯文哲發布的「退休離職醫護徵召令」時,腦海浮現2003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期間,自己曾在嘉義基督教醫院負壓隔離病房照顧SARS病患的回憶,胸中湧起一股無法壓抑的熱血,收拾行囊後,從台南北上赴會。
經過面試後,她被分發到專門收治快篩陽性與確診輕症病患的「加強防疫旅館」工作,每天負責監控飯店內收治的180位「旅客」健康狀況,在員警陪同下巡查可能「有狀況」的房間,並將轉為重症的病患送醫治療。
林佳諦指出,所謂「有狀況」,指的不只有病患症狀惡化,還包括各式各樣不願配合防疫的行為,例如她曾看見病患企圖逃離防疫旅館,在飯店大廳與警察、醫護人員上演追逐戲碼;也遇過不願被測量體溫的病患口氣惡劣對她說:「妳只是領高薪來幫我量體溫而已。」
其實,每天7千5百元收入的防疫旅館工作,相對於護理人員承擔的風險與工作內容,絕對不算高薪。林佳諦說,自己每次輪班12小時,幾乎全程穿防護衣、戴醫療用口罩,有時得替行動不便的高齡病患換尿布,下班後不僅全身溼透,還要花1小時徹底清潔消毒。但最令人難受的,是病患沒胃口留下的食物腐敗後與消毒藥水混合的氣味,「那味道比手術房還可怕」。
投入防疫工作前,林佳諦不是毫無猶豫,她曾詢問就讀高中與國中的兒女們:「台北市在徵召退休醫護人員,媽媽想參加,你們同意我才去。」他們一致回答:「這是做對的事。」才讓她下定決心。
「醫護是我唯一的專業,國家需要的時候,我隨時願意付出!」林佳諦形容,自己是一位「傭兵」,雖然平時的角色是家庭主婦,但當緊急情況發生,無論戰場多危險,她一定會勇敢站上前線戰鬥。
運將心聲》加快油門到醫院就是盡力
2003年SARS,任職於台北市環保局的王向榮,自願接下清理和平醫院垃圾與廢棄物的任務;18年之後,當台北市府招募運送快篩陽性、確診民眾到檢疫所的「專責防疫計程車」時,他又再次主動響應。
根據合約,防疫計程車司機必須每天接送6小時、連續上班30天,北市府每天提供3千5百元費用(車資另計),執行任務時必須全程穿戴3級防護衣,不得進食、飲水。由於載送對象是確診者,車內必須開窗保持通風、不能開空調,一天任務結束要回到定點,接受化工兵進行全身及車輛消毒後才能回家。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277期)
閱讀更多文章,歡迎加入今周刊粉絲團&LINE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除了捐贈75萬劑疫苗 美國還打算找台灣談「這件事」 可能會讓中國更火大
她駕黑鷹直升機,遭擊落失去雙腿! 50歲生子、更代表美國訪台送疫苗… 「活著的每一天,我要對得起救我的人」
老婆確診,先生卻照常上下班… 疫調匡列速度趕不上確診個案 國人「公德心」真能防堵疫情?
50歲保全從150萬本金、7檔股票出發 靠「這招」年領36萬股息
壹電視攝影猝死後確診》走進廁所前毫無異狀!這「4個病徵」易忽略,恐是死亡前兆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