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口臭」其實是身體發出的警告?!甚至與肝功能或腎功能衰竭有關...

口臭不僅難聞,更是身體發出的警告

壞菌增加的話,口臭也會變嚴重,還會因為代謝產物(牙菌斑等)造成牙齒變黃。

根據美國牙科研究學者凱斯的理論,蛀牙是因「宿主(抵抗性)、細菌、環境」這三個要素而造成。而口臭的原因當中,則有八十七%是出自口腔環境,八%是耳鼻喉科領域,剩下的五%來自全身或是其他不確定因素,有可能是肝功能或腎功能衰竭、支氣管炎等嚴重疾病的前兆。

最有可能影響口臭的口腔環境因素,包含很多種原因。

生存於口腔內的細菌,通常會由厭氧生物產生發酵產物(L-半胱氨酸、血清、硫化氫、甲硫醇等),進而造成口臭。其中,甲硫醇為牙周囊袋流出的液體,牙周囊袋越深,發炎越嚴重,口臭也會越嚴重。所以除了舌頭之外,牙周囊袋也必須仔細清潔才行。

此外,唾液擁有防止口臭的功能,若是唾液分泌變少,就會放出屍胺、糞臭素、吲哚等不含硫磺的物質。這也是造成口臭的原因。患有口腔乾燥症以及唾液分泌量較少的人,需要從體質上來改善。

最後還有舌頭。舌頭的表面又稱為舌背,舌背由於表面積較大,剝離的上皮細胞(口中剝離的細胞)、食物殘渣、細菌等容易在舌頭上堆積,在細菌的作用下腐敗後,就成了口臭。

「口臭」其實是身體發出的警告?!甚至與肝功能或腎功能衰竭有關...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耳鼻喉科相關的問題中,較常成為口臭原因的則是慢性咽炎、化膿性副鼻腔炎、鼻涕倒流等疾病。

 

而耳鼻喉科相關的問題中,較常成為口臭原因的則是慢性咽炎、化膿性副鼻腔炎、鼻涕倒流等疾病。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例如胃食道逆流、支氣管擴張症、支氣管癌等身體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口臭。如果是糖尿病及肝臟疾病患者的話,則會出現丙酮味(類似蘋果腐爛的味道),以及氨臭味。

但撇開這些佔少部分的身體因素,治療口臭的第一選擇,無疑是口腔治療。只要消除牙周囊袋的發炎或清潔舌苔等,減少造成口臭的原因,就可以抑制八成以上的口臭。

根據二○○二年時所發表,關於漱口水、牙膏、化妝品的口臭治療結果,薄荷以及其他短時效性的除臭劑,其實沒什麼效果。推薦大家使用含有氯化鋅的牙膏或小蘇打牙膏來刷舌頭和清潔口腔,據說能讓口臭減緩三至四小時左右。舌苔的處理則是使用漱口水加上去除舌苔的刷舌器來清潔,藉此達到減緩口臭的成效。此外,還有一項鮮為人知的重點,就是咽頭。咽頭發出的臭味,也是口臭的原因之一。建議在漱口時將頭朝上仰起,一邊發出「咕嚕咕嚕」的震動聲一邊漱口。

至於口腔乾燥造成的口臭,解決方式沒有其他,就是增加唾液量。滴入液體或是嚼食口香糖都可以,只要可以增加唾液,不管用什麼方法都有效。也可以藉由咬合的動作刺激牙齒周邊的韌帶,當骨頭及唾液腺被刺激之後,就會分泌出唾液(靜止狀態唾液)。

人體在一整天當中,比起進食狀態(咀嚼時),處於靜止的時間更長,因此應該更注意靜止狀態時的唾液分泌量。靜止狀態時的唾液分泌量,也會受到蛋白質攝取狀況以及服用藥物等影響。

 

「口臭」其實是身體發出的警告?!甚至與肝功能或腎功能衰竭有關...

本文摘自蘋果屋《不生病的解毒飲食法

作者:小垣佑一郎

譯者:彭琬婷

圖文提供:蘋果屋出版社

相關推薦

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佈民國102-103年台灣民眾營養狀況變遷最新調查結果,台灣18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盛行率為23.7%,即平均約每4個人就有1人患有高血壓,但量血壓觀念無論老少皆普遍不足。台灣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陳姿伶表示,高血壓患者五年內罹患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的風險皆提升,呼籲無論是否...

閱讀詳情 »

奶水不足、返回職場,是哺乳中的媽媽們最常見追乳的原因,但每次擠奶都會把自己弄的腰痠背痛,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好好擠奶水又不會不舒服呢?  舒適的環境:音樂、香氛可以放鬆心情,幫助擠乳。 好的輔助工具:用輔助工具,如電動吸乳器,可提升舒適度。 舒服的姿勢:選擇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吸乳器,可讓擠乳坐姿輕鬆...

閱讀詳情 »

白頭髮變黑有方法了,別再去染髮了,太頻繁的染髮是傷身的!!請轉給所有需要的朋友!! (本圖為示意圖 非本文內容茶飲) pic 1 2 63歲的西北農林大學教授郝雙福,出於對天然養生配方的痴迷,耗費10年的時間,利用一個天然植物配方,為自己配製了養生茶。喝了不到三個月面色變得紅潤有彈性不說,滿頭白髮奇...

閱讀詳情 »

生病不是吃越補越好!!有些東西吃了會更糟的!!生病絕不能吃的東西,太有用了!  PIC 1、感冒:香蕉,橘子,蘆荀汁,冰,羊肉,薑母鴨,菸酒。 P.S 風熱型感冒不適合吃薑母鴨,但風寒型感冒初期還是可以吃薑母鴨,不過要避免添加米酒及麻油,以免更燥熱上火 PIC 2、咳嗽:冰淇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