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鼻炎好不了,沒「鋅」可能是關鍵!「鋅」帶給健康的好處?如何食用?

鼻炎好不了,沒「鋅」可能是關鍵!

曾經有患者向我反應,雖然外觀看不出異常,卻感覺「舌頭灼痛」。這種症狀過去稱為「口腔灼熱症候群」,被歸類在身心疾病,而現在則是屬於味覺障礙的一種,有可能是缺乏微量礦物質「鋅」的緣故。患有舌頭灼痛的患者有併發鼻炎的可能,如果是男性,還會因為前列腺肥大壓迫到膀胱而導致頻尿。

有的人在下顎內側或上顎正中央有骨頭突出,或是指甲上有白色斑點,像這樣的狀況,大多也是缺鋅所導致。當體內的鋅含量不夠,會造成醣類代謝異常,以及變得會磨牙。除了攝取鋅之外,適量減少醣類的攝取,也有助於防止交感神經在睡眠期間活化,緩和磨牙的情況。

此外,與外界空氣接觸的鼻黏膜也是積極進行細胞分裂,必須頻繁代謝的部位。如果因為鋅不足造成細胞分裂速度變慢的話,受到刺激而受傷的黏膜就會維持原樣繼續使用,導致鼻炎遲遲無法痊癒。

鼻炎好不了,沒「鋅」可能是關鍵!「鋅」帶給健康的好處?如何食用?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如果因為鋅不足造成細胞分裂速度變慢的話,受到刺激而受傷的黏膜就會維持原樣繼續使用,導致鼻炎遲遲無法痊癒。

 

雖然市面上的保健食品廣告都說男性要補鋅,但其實女性也很容易缺乏鋅。除了保健食品外,也建議透過飲食積極補充。

鋅對人體來說是很重要的營養素。蛋白質是由RNA(核糖核酸)將DNA轉錄而製造出來。RNA減少,細胞分裂速度就會變慢,引起異常的話就會變成癌細胞。而製造這個RNA的,就是鋅。鋅大量存在於前列腺、骨頭及骨髓、眼睛的脈絡膜、肌肉、皮膚等部位。酵素蛋白質等高分子化合物在結合的安定性上,也與鋅息息相關。據說光是與鋅有關聯的酵素,大約就有兩百種以上。

 

鋅的作用

  • 消除活性氧
  • 讓細胞分裂正常進行
  • 保護皮膚(抗過敏)
  • 讓視覺、味覺、嗅覺運作

 

鋅一日的必須攝取量(60mg

  • 牡蠣(養殖‧生)約23個(1個20g)
  • 牛肉(牛肩肉‧瘦肉)約1050g
  • 鯷魚乾約150隻(1隻5g)

鼻炎好不了,沒「鋅」可能是關鍵!「鋅」帶給健康的好處?如何食用?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如何補充鋅,牡蠣約23個(1個20g)。

 

當鋅不足……

  • 煩躁感
  • 容易疲憊
  • 腸胃障礙
  • 皮膚粗糙
  • 掉髮
  • 味覺異常
  • 體力衰退
  • 發育遲緩

 

鋅主要的生理機能

  • 讓細胞分裂正常進行
  • 消除活性氧
  • 保護皮膚(抗過敏)

 

鋅是讓細胞正常成長、分化、增殖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鋅進入體內之後,主要是由十二指腸吸收,吸收率約為三○%。吸收後的鋅會在肝門靜脈與蛋白質結合,運送至肝臟。雖然原則上建議成人每日攝取十至十五毫克的鋅,但是因為近年來食品加工和精製越來越發達,食品中的鋅含量降低,再加上飲食中的酒精、飲料、垃圾食物,以及含有亞硝酸鹽的加工食物,都會造成鋅的流失,所以必須更積極攝取。

經常在喝完酒隔天出現嘔吐反射(刷牙過程中出現噁心感)的人,正是因為鋅不足造成黏膜過度敏感或是反應變得不好。

之前我有個患者深深為此感到困擾,因為他不論去哪間牙醫看診,都因為強烈的嘔吐反射而沒辦法讓醫生將器具放入口腔中。演變到最後,光是靠在診療椅上面就覺得想吐。我請這名患者服用鋅兩個月後才終於能夠順利治療牙齒。患者本人也對於狀況的改善感到非常驚訝。

喉嚨容易乾燥咳嗽的人,也很有可能是因為鋅不足導致咽黏膜出問題。除此之外,鋅不足會讓醣質代謝變差,因胰島素儲存脂肪造成肥胖或內臟脂肪堆積,導致肚子變大。

在充滿精神壓力的現代社會中,職場、家庭、環境、減重等各式因素造成的精神壓力,都會增加鋅從尿液中排出的量,結果導致身體變得更容易疲憊。

 

鋅不足的症狀

  • 容易感到疲勞、容易感冒
  • 沒有食欲
  • 掉髮
  • 皮膚症狀(潰爛、水泡、乾燥、膿痂疹)
  • 指甲裡有白色斑點
  • 傷口痊癒速度慢
  • 生殖能力衰退
  • 拉肚子
  • 敏感性牙齒
  • 精神、神經症狀(性慾下降、情緒不穩、行動異常、發抖、記憶變差)
  • 缺鐵性貧血
  • 身體會氧化
  • 血糖調節異常

 

如果發現了這些症狀,不要單純認為一定是缺乏鋅所造成,還要參考與銅之間的比率。理想的銅鋅比例為一比一(○‧八五)。如果缺少銅,也會對精神狀態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鼻炎好不了,沒「鋅」可能是關鍵!「鋅」帶給健康的好處?如何食用?

本文摘自蘋果屋《不生病的解毒飲食法

作者:小垣佑一郎

譯者:彭琬婷

圖文提供:蘋果屋出版社

相關推薦

1名30多歲的媽媽5年前哺育幼兒母乳將近10個月,但近期整個左乳持續變大,令她備感不適與輕微疼痛,且合併出現貧血、腰痛和雙側小腿水腫,求診多家診所醫院都懷疑是乳腺炎,但治療未果,進一步切片組織後才確診為特發性肉芽腫性乳腺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外科徐光宇醫師指出,乳腺炎常發生在泌乳期的婦...

閱讀詳情 »

最近網路社群不少貼文指稱,做乳房X光攝影會擠壓劇痛,又有放射線汙染疑慮,輻射還可能致癌,對此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鄭重澄清,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僅接受0.7毫西弗劑量,遠遠低於安全值50毫西弗劑量輻射。 國健署於民國98年起實施公費乳房X光攝影,補助45歲至70歲女性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若具...

閱讀詳情 »

女人都害怕更年期的到來,當保護身體機能的荷爾蒙減少,許多疾病的風險也會隨之提高,例如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等,除此之外,有些人還會出現生理不適,例如熱潮紅、情緒起伏大,甚至還會有睡眠障礙的問題。 哥本哈根大學公共衛生部門的KammaSundgaard Lund所領導的研究小組解釋,過去要緩解更年期...

閱讀詳情 »

台灣AI近幾年蓬勃發展,現在更有醫學中心將其導入門診,透過醫師豐富的臨床經驗和AI智慧系統,讓醫師判讀更加快速。 台灣AI近幾年蓬勃發展,現在更有醫學中心將其導入門診,透過醫師豐富的臨床經驗和AI智慧系統,讓醫師判讀更加快速,能夠有更多時間和患者互動,而這套系統,也能夠過學習,成為醫師的幫手。 骨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