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何謂抽神經?牙醫師分享接受根管治療的必要性

【有影】何謂抽神經?牙醫師分享接受根管治療的必要性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這句俗諺想必不少人有深刻體驗,多半因為於疏於維持口腔衛生及定期檢查,導致蛀牙已經由牙齒最外層的琺瑯質,侵蝕到內部牙本質靠近牙髓腔處。醫師指出,如果出現自發性疼痛,大多情況已經無法透過活髓保存術保留牙髓神經,就得進行根管治療,也就是很多人俗稱的牙齒抽神經。

當代牙科醫療體系當代牙醫診所醫師黃琮勛表示,根管治療是將受感染的牙髓腔內部軟組織清除乾淨,配合沖洗藥劑反覆清洗牙髓內部殺菌,並利用金屬製成的牙髓銼針將髓腔形狀拉開闊,以便封入充填清潔乾淨髓腔的馬來膠針,確保髓腔不再受到口內充滿病菌的環境感染。

由於髓腔內不只有神經組織,還有提供牙齒養分的血管,所以完成根管治療後,牙齒由於失去養分供給,結構也會因為被開了個大洞整個變中空,齒質變得脆弱,再加上本來面臨要抽神經的牙齒通常也早就蛀蝕大半部分,結構上的強度早已大不如前。為了符合根管治療的初衷「留下自身牙齒」,必須針對整體強度弱化的牙齒結構做保護。

黃琮勛指出,即便外觀結構看起來還算完整的牙齒,根管治療後也可能因為療程中血紅素沉澱於齒質中,導致顏色逐漸暗沉,並且根管治療也無法完全保證髓腔中的細菌都被殺光,因為細菌對於沖洗的藥劑有程度不一的抗藥性。提供牙齒冠部的贋復重建,除了能遮蓋變色的部分,也能一定程度保障根管治療後的牙齒遭二次感染的可能,這也是為何每次抽完神經,牙醫師都會建議患者依照牙齒結構受損的不同,選擇部分重建的齒雕,或是完全覆蓋的固定式假牙。

隨著牙科器械的發展,除了牙髓銼針的不同世代材料應用,協助縮短根管治療的療程,黃琮勛表示,針對根管內部結構複雜及鈣化的牙齒,牙髓病科專科醫師也能藉由顯微鏡的介入,還有更先進的沖洗設備,盡可能降低根管治療後二次感染的風險,更徹底的清潔牙髓腔,提升根管治療的品質,再搭配適當的齒質重建,就能有效延長原生牙齒的壽命。

新聞照來源:當代牙醫診所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害怕疼痛不敢找牙醫?舒眠植牙讓身心壓力降到最低

【有影】擺脫牙周病傳統治療不適感!微創水雷射還可輔助牙周再生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文成/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遭家暴事件,扯出一連串案外案,涉嫌動手的林秉樞被爆不時自稱是國安局人員,甚至傳出今年6月就用國安人員的梯次打完第二劑疫苗,面對外界爆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8)日回應,上傳的名單事實上只有身分證...

閱讀詳情 »

    狂上健身房胸肌仍「不為所動」?   正確發力才能完成「肌肥大」 近年來健身風氣盛行,無論性別或年齡,各年齡層幾乎都有民眾進行有氧運動、重量訓練,因此,網路上也出現許多健美網紅,教授有關體態鍛鍊的課程內容。其中「胸肌」訓練看似最為「親民」,許多人以為觀...

閱讀詳情 »

▲印加果又名「星星果」,在秘魯有「長壽果王」的美譽。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儀潔、王聿瀠、羅偉哲 /台北報導 外食族要注意了!餐餐大魚大肉、重口味,小心三高找上門。今天小編特地南下屏東,尋找隱藏在當地的超級食物「印加果油」,除了被稱作三高剋星,還能增加飽足感,近年來備受討論,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范綱儀 / 台北報導 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2日起登場,吸引600個參展機構與企業、30個國際產業協會與會。在再生醫學領域屢受國際研究期刊肯定的長春藤生技由董事長莊雅清帶領團隊,展示最新預防醫學領域成果,主張用周邊血幹細胞儲存「自己的細胞救自己」,引起各界關注。 日前長春藤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