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宅」不運動會出大事!每周少於150分鐘 研究:染疫後死亡率翻倍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之下,台灣絕大多數民眾都自發性封城,非必要不出門,但宅在家久了,運動更形重要!國外研究就指出,長時間不運動的人比起每周有運動習慣的人,一旦確診後,住院率高出2.2倍,重症跟死亡率更多了1倍。在家怎麼運動?運動管理師提醒,只要掌握5要點,就能避免造成運動傷害。

因應本土疫情再起,國人居家使用電腦辦公或上課的時間一再拉長,長時間在家容易久坐,往往讓人忽略了身體活動。

康聯生醫運動管理師趙威婷表示,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4月份發表、以美國近5萬名確診病患為對象的調查研究,發現長時間不運動比起每周運動150分鐘的人,確診後住院率高出2.2倍,重症加護率增1.7倍,死亡率更多了1.49倍。

相反的,該研究亦指出,即便只有少量運動,對感染率、重症率、死亡率都有正面的減輕影響。

康聯生醫運動管理師鄭巽元強調,因此在居家防疫時期,民眾更應注重適度運動,幫助維持肌肉量及肌力,提升代謝與免疫機能,並鞏固身體保護機制。他建議,在家期間,家長可善用家裡現有的道具,帶著精力旺盛的小孩一起進行簡單的運動,達成運動健身的效果,同時增進親子感情,適度的活動還能幫助消耗孩子的體力,對晚上睡眠狀況也大有幫助。

趙威婷說,家長每天可固定一個時段進行親子運動,也可以參考些線上教學影片增加活動量。不過,要特別提醒的是,運動當然好,但是民眾得先掌握5要點,避免造成運動傷害。

要點1:定點式、簡單的、容易的動作,因家裡空間有限,可能不適合大範圍跑動的動作。

要點2:運動前,記得先花五分鐘做一做暖身,譬如肩關節環繞、脊柱側傾、腿後側伸展等,以免發生不必要的運動傷害。

要點3:運動後,也記得剛運動過的肌群伸展一下,避免痠痛。

要點4 : 在通風的環境下活動,並留意水分的補充。

要點5:避免在睡前2小時運動。

照片來源:康聯生醫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買的24萬劑莫納德先不打了 先打美國送的!莊人祥曝原因是它

台灣致死率4.2%高全球 莊人祥曝「關鍵數字」回擊黑數說、蓋牌說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口罩實名制上路以來,出現部分藥局在假日並沒有開門營業,讓不少民眾撲空的抱怨,為了補上假日需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宣布,自2月16日(星期日)起,全台增加可以購買口罩的衛生所303家,購買規定同現行方式。 中央流行疫情指...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堵有心人士藉「轉機」當跳板,隱瞞中港澳旅遊史,大鑽漏洞,健保卡查詢旅遊史功能將再擴增!健保署今(15)日表示,因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系統已經在改版,針對3個月內曾前往中港澳地區,而後由第三地入境的民眾,一插卡也跳出警示,預計1至2天內...

閱讀詳情 »

 我方研議以包機型態接回鑽石公主號上的國人。(圖/記者李英婷攝) 優傳媒記者李英婷/台北報導 目前停泊日本橫濱港的「鑽石公主號」郵輪,將於19日隔離檢疫期滿,但傳出日方有意全船採檢,恐將延長檢疫期。由於船上尚有22名台灣人,我方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證實已與日方洽談以...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家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者頻傳失聯、趴趴走,台北市長柯文哲今(15)日就拋出動用「電子手銬」一說,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長陳時中回應,目前還沒有思考這樣子的運用,因為檢疫人數很可能爆量;他又說,這些畢竟是人「他不是豬、他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