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本週五(5/14)晚間十點《公視主題之夜SHOW》播出紀錄片《好好死》,闡述女主角珍妮特(Janette)罹患遺傳性肌肉萎縮症,因擔心自己將來淪落到生活無法自理的慘狀,選擇進行「輔助死亡」,她連繫了願意協助她的瑞士醫師艾莉卡(Erika Preisig),希望以有尊嚴的方式結束生命。
映後論壇以《要不要活著,誰說了算?》為題,邀請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國內第一次安樂死公投提案人的婦產科醫師江盛、陽明大學教授楊秀儀,與9位公民參與,並越洋連線片中協助病患死亡的醫師艾莉卡,一同討論人是否擁有生命的所有權、安樂死合法化等問題。
醫師艾莉卡分享多年來協助病患死亡的心路歷程,說明主動安樂死跟輔助死亡是不一樣的,主動安樂死是由醫生負責注射,在瑞士合法的則是輔助死亡,病人必須自行注射或喝下藥物,此方式是想留給病人選擇權,「我希望所有國家都能夠接受輔助死亡,別再讓這些病人全世界奔波,只為了一死,他們應該可以直接在本國做。」但強調,在瑞士儘管輔助死亡已經上路35年,自己仍喜歡安寧照護,輔助死亡僅該是最後手段。
針對人是否擁有生命的自主權?江盛認為,「當生命無法治療,甚至是精神或肉體上痛苦不堪時,人應該有死亡的權利,那是一個最終的人權。」楊秀儀則直言,「人有身體跟生命自主權,但並不擁有死亡自決權,生命擁有他自己,我們並不擁有生命。」
患有肌肉萎縮症的台灣障礙者權益處促進會副秘書長劉于濟有感而發地表示,看到影片展現出的是「障礙者的自主」,雖支持安樂死,但親身感受到障礙者在台灣的生存尊嚴是不夠好的,萬一真的推行了,障礙者會有一種「被自殺」感。
在台灣安樂死合法化仍有著許多爭議,要考量之後對於社會所造成的各種影響,楊秀儀更提出若真的合法化,恐引起貧窮者、弱勢、重症病患等蜂擁申請,繼而引發滑坡效應,江盛則反對表示,根據美國現已實施《尊嚴死亡法案》的奧瑞岡州統計,經核准並已領藥的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最後未施用藥物,另外三分之二的已施用藥物者,多數為白人、富裕人士以及具有高等教育者,在實務上滑坡效應並沒有發生。
最後楊秀儀表示,反對美化死亡,擔心越來越多人將死亡視為解決問題的手段;江盛說道,「現在全世界走在比我們先進的國家裡才有這樣子的選項,期許這個議題能更早實現。」鄧惠文則認為,「現在可能有人正期待有更好的善終方式,太慢的話也許他們這輩子就沒有辦法享受到,但此議題真的還需要很多討論,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努力。」
《公視主題之夜SHOW–好好死》於5月14日晚間十點在公視頻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