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巴金森寶典」APP 病友用藥提醒小幫手

  台灣65歲以上的年長者平均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巴金病(又稱帕金森氏症)。這是1種神經退化性疾病,雖不會致命但會與病人相伴一生,在漫長的病程中對患者造成生活上的種種不便,影響生活品質。

  臺大醫院巴金森中心主任、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監事吳瑞美教授表示,巴金森病目前尚無方法「根治」,但只要正確治療、規律用藥,病友們就能與疾病和平共存。吳瑞美說明,藥物治療的效果是否良好,關鍵在於「遵照醫囑按時服藥」及「定期回診請醫師調藥」。

  但長輩們記憶力本來就不好,容易忘記服藥或重複吃藥,定期回診時也很難清楚記得1至2個月來服藥後的病情變化,能夠提供給醫師作為調藥參考的訊息往往不足,這些現象都會影響長期整體的藥物治療效果。為此,台大醫院巴金森中心與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在善心企業贊助下,共同為巴金森病友開發了1款手機APP,協助解決病友服藥問題,另外還有不少實用、貼心功能。

  吳瑞美進一步說明,讓手機化身小護士,用藥時間一到,手機就會發出通知聲響,提醒病友應服用藥品名稱,若是貼片,還會顯示貼片位置,並協助讀取秒數。此外,APP還記錄用藥效果,病人只要透過簡單的選單,在手機上點選自己狀況,長時間下來,自然累積成1份完整的藥效紀錄,在門診時提供給醫師,有助於醫師了解用藥效果,讓調藥更精準。

  再者,APP資料庫蒐集了病友常用的藥品、貼片、針劑,供病人查詢,每種藥都附有照片、劑型與服用方法,可有效避免因為記憶有誤而吃錯藥。吳瑞美指出,APP隨附許多病人照護相關資料,宛如全方位小護士,上網可以觀看復健影音,協助肢體僵硬的病人進行居家復健。另有症狀說明、治療說明,讓病友更加了解巴金森。

  吳瑞美談到,開發這個APP的靈感來自參訪香港時,發現當地巴金森病人透過這樣的APP受惠良多,於是回台之後,在善心企業慷慨捐贈之下,製作了「巴金森寶典」。「巴金森寶典」手機APP將自4月22日起開放民眾免費下載,無論是巴金病友、家屬或照顧者,都可以下載,iPhone及Android手機都適用。在iPhone的「APP Store」及Android的「Play商店」輸入APP名稱「巴金森寶典」便能找到。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大爆發,且死亡人數飆升,短短不到一個月,已經奪走321條寶貴人命,日前甚至有民眾爆料埋怨家人確診卻在醫院苦等不到「瑞德西韋」可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9)日公布解禁,開放主治醫師只要經評估有使用瑞德西韋的需求,可直接領用存放於醫院的藥劑,但陳...

閱讀詳情 »

歐盟藥品管理局(EMA)今天宣布,將開始評估莫德納疫苗是否可對12歲至17歲的青少年擴大接種,目前莫德納施打對象為18歲以上成人,結果最快在7月揭曉。EMA今天宣布已經開始評估莫德納將接種對象年齡擴到到12至17歲的青少年上的計畫,結果最快在7月宣布,如果順利通過的話,莫德納將是繼德國BioNTec...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不斷延燒,各界搶打疫苗,只盼台灣能夠早日達到群體免疫。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日前宣布「將申請500萬劑德國BNT疫苗」,並已繳交政府機關所需的8項相關文件。不過,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疫苗跟口袋裡的錢不一樣,疫苗能不能進來,他點出3大影響關鍵,「疫苗生產原廠有沒有貨、廠商要不要賣、願不願意賣給郭董」...

閱讀詳情 »

為防堵疫情延燒,全台多縣市規劃企業快篩,高雄市楠梓、路竹、前鎮科學園區設置國際移工快篩站今日啟動。高雄經濟發展局專門委員陳怡良指出,預計在7天內完成1萬人快篩。高雄市長陳其邁昨日說明,高雄市持續進行社區快篩及企業快篩,路竹、楠梓、前鎮三大科學園區今日啟動移工快篩。陳怡良今日上午說明,高雄市府和經濟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