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家族二等親中有人罹患肺癌 你有可能是下一位

  梁先生現年63歲,不抽菸,兩棲蛙人退伍,身體相當硬朗,10年前因左胸痛,經檢查確診為肺癌末期,腫瘤大小為4公分,轉移到肋骨,後至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腫瘤治療科接受治療,以螺旋刀放射治療加上標靶藥物局部精準打擊,成功控制及提高抗癌免疫力,回診追蹤發現腫瘤已消失。

  但梁先生2016年回診追蹤時發現同側復發,2顆腫瘤大小為1.2及1公分,經小範圍局部切除手術及持續標靶藥物治療,控制良好。2019年原病灶再復發,腫瘤大小為2.8公分,進行第2次的螺旋刀加熱療與關節炎藥(逆轉抗藥性)繼續搭配原標靶,院方依照腫瘤治療科多年經驗及最新文獻,預期梁先生可再長時間控制。

  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醫師楊凱琳表示,對肺癌的治療既要考慮局部,更要兼顧全身,任何1種單用手術、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均不容易有效地提高肺癌的長期存活率,因此,根據患者的組織學類型、分期、基因突變狀態、細胞表面分子表現、全身情況採整合治療,才有可能獲得最好的療效。

  另有1名52歲病患吳先生,其父親肺癌末期往生,3年多前安排健康檢查及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也確診肺癌第1期,經手術切除復原良好;吳先生的姊姊同樣確診肺癌,經手術切除持續追蹤至今控制良好無復發。楊凱琳指出,二等親中有罹患肺癌者,家屬罹患肺癌風險較一般人高很多,顯示有家族集中的現象,目前低劑量電腦斷層是能早期發現肺癌的檢測工具,建議高危險群定期進行篩檢。

  晚期肺癌結合手術、放療、化療、熱治療、標靶抗癌藥物、免疫治療等多專科合作治療,可爭取病人延長存活期的機會。楊凱琳說明,癌症熱治療就是希望利用與發燒相似的生理特性,將局部腫瘤加熱至正常體溫以上(39℃至42℃),改變腫瘤環境,加強化學、放射、免疫治療與標靶的功效,也能有效降低疼痛,並提高整體效果。

相關推薦

藝人Makiyo在羅霈穎告別式上盡心盡力,還替她打理最後妝容,Makiyo上《聚焦2.0》透露,羅霈穎過世前一天,還傳訊息問候她,但遲遲沒收到回覆,最後卻傳來過世消息。羅霈穎過世讓她感觸很深,尤其在用藥方面,Makiyo從國小就有睡眠障礙,18歲開始吃安眠藥,睡眠障礙嚴重時,曾一口吞下10多顆安眠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姿錦/台北報導 根據國健局統計,九成中老年人都有牙周病問題,若是牙周病太嚴重,可能導致缺牙造成咀嚼困難、營養攝取不足、身形逐漸消瘦等問題,所以佩戴假牙或是植牙已成為銀髮族健康照護的重要議題,而現在植牙技術日益成熟,利用一日全口重建的數位技術,能讓銀髮族重拾自信笑容。 當代牙醫數位植...

閱讀詳情 »

每年10月是流感疫苗開打的季節,尤其適逢新冠肺炎攪局,儘早接種流感疫苗更顯重要。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流感疫苗的安全性雖高,但仍建議民眾在接種後48小時內密切觀察身體是否出現異狀,少數人接種疫苗後可能會有輕微發燒、頭痛、紅疹等症狀,正常來說約1至2天就有恢復,若不適症狀持續超過2天,最好回診...

閱讀詳情 »

▲(照/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在疫情下出現搶打人潮,從10月5日開打迄今,全台已經打掉273.5萬劑,讓疾管署都著急,想要在國際間搶貨加購。不過,有人搶著打疫苗,也有些特殊族群不知道自己該不該挨一針?國內醫院近來就接獲不少詢問「正接受治療的癌症病人,可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