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家族二等親中有人罹患肺癌 你有可能是下一位

  梁先生現年63歲,不抽菸,兩棲蛙人退伍,身體相當硬朗,10年前因左胸痛,經檢查確診為肺癌末期,腫瘤大小為4公分,轉移到肋骨,後至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腫瘤治療科接受治療,以螺旋刀放射治療加上標靶藥物局部精準打擊,成功控制及提高抗癌免疫力,回診追蹤發現腫瘤已消失。

  但梁先生2016年回診追蹤時發現同側復發,2顆腫瘤大小為1.2及1公分,經小範圍局部切除手術及持續標靶藥物治療,控制良好。2019年原病灶再復發,腫瘤大小為2.8公分,進行第2次的螺旋刀加熱療與關節炎藥(逆轉抗藥性)繼續搭配原標靶,院方依照腫瘤治療科多年經驗及最新文獻,預期梁先生可再長時間控制。

  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醫師楊凱琳表示,對肺癌的治療既要考慮局部,更要兼顧全身,任何1種單用手術、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均不容易有效地提高肺癌的長期存活率,因此,根據患者的組織學類型、分期、基因突變狀態、細胞表面分子表現、全身情況採整合治療,才有可能獲得最好的療效。

  另有1名52歲病患吳先生,其父親肺癌末期往生,3年多前安排健康檢查及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也確診肺癌第1期,經手術切除復原良好;吳先生的姊姊同樣確診肺癌,經手術切除持續追蹤至今控制良好無復發。楊凱琳指出,二等親中有罹患肺癌者,家屬罹患肺癌風險較一般人高很多,顯示有家族集中的現象,目前低劑量電腦斷層是能早期發現肺癌的檢測工具,建議高危險群定期進行篩檢。

  晚期肺癌結合手術、放療、化療、熱治療、標靶抗癌藥物、免疫治療等多專科合作治療,可爭取病人延長存活期的機會。楊凱琳說明,癌症熱治療就是希望利用與發燒相似的生理特性,將局部腫瘤加熱至正常體溫以上(39℃至42℃),改變腫瘤環境,加強化學、放射、免疫治療與標靶的功效,也能有效降低疼痛,並提高整體效果。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年輕一定跟「不孕」絕緣嗎?那可不一定。國內生殖中心門診觀察發現,臨床就有很多人屬於「無症狀不孕」,包括:輸卵管阻塞、慢性子宮內膜炎、卵巢庫存量不足、子宮先天異常、子宮瘜肉,或是男性精蟲異常等,特性就是不容易察覺,讓很多人不自知而空等...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彰化縣衛生局跳過中央「主動普篩」超過千人,引發中央祭出政風調查,支持普篩與反對兩方論戰再起,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今(21)日上午面對媒體一度更說到哽咽。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晚間轉述陳時中回應,陳時中說「葉局長傑出貢獻不會被抹滅...

閱讀詳情 »

七夕情人節到了,有些人開始思考,要如何在七夕情人節這天創造驚喜?許多愛情專家認為,不管是置身愛情粉紅泡泡,或是單身狀態,最重要的一件事,都是要好好愛自己,自己過得好、過得有自信,生活才會精采,根據MyHair生髮植鬍診所醫療團隊的觀察,在門診中,就有不少求診民眾因為掉髮、禿頭問題而自信心低落,後來經...

閱讀詳情 »

▲(照/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老得好快!根據國發會最新人口推估報告,預估2025年台灣就會提早進入超高齡社會,影響所及,國內失智人口也在快速增加,正是遭受財物損失及詐騙的高風險族群,案件頻傳,台灣失智症協會今(21)日就發表其策劃出版、國內第一本的失智友善金融書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