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輕度失智者頻淪「詐騙」肥羊 失智症協會出書教你保護財產

▲(照/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老得好快!根據國發會最新人口推估報告,預估2025年台灣就會提早進入超高齡社會,影響所及,國內失智人口也在快速增加,正是遭受財物損失及詐騙的高風險族群,案件頻傳,台灣失智症協會今(21)日就發表其策劃出版、國內第一本的失智友善金融書籍,從金融人員開始,跨專業合作保護失智者的「財產」。

台灣失智症協會策劃出版的這本《別讓樂齡變成「樂零」!如何照顧失智者的荷包,金融人員的必修照護課》,翻譯自日本知名書籍。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9萬人,每年增加1萬7千多人,警訊是,隨著國內失智人口增加,失智者遭受財物損失及詐騙案件也增多,且多為極輕度跟輕度失智者。

資深失智者家屬劉慧芳分享,先生10多年前、年僅55歲,卻開始出現怪異行為、失去判斷力、個性變得易怒,後來更被詐騙集團盯上,誘騙投資、拐騙離家,甚至將一生積蓄及資產過戶,一夕間,上億資產慘遭轉手變賣,四處奔波求診後才確診其為失智症。

然而,訴訟過程非常艱難,劉慧芳表示,法官連台大、榮總的診斷證明都不接受,判決結果僅拿回不到1成資產,她感嘆,如果當時金融、戶政、地政等第一線人員能夠認識失智症,在協助提款、過戶前,多一道程序善意提醒,或許能保住財產。

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邱銘章過去20多年間,診間就見過許多因處理失智者財務問題引發的手足鬩牆、親子對抗,甚至為了爭產鬧上法庭,比較幸運者,還能在意思還清楚時及時預立財務規劃,然而,大部分的狀況是,當失智者發生財物損失時,往往錢都拿不回來了。

邱銘章提醒,「時間」是後續法律訴訟的最重要因素,若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將更可能被法院判定為因失智症而遭財務剝削或詐騙的案例,而獲得後續保障。

翻譯此書的台灣失智症協會法律顧問、律師鄭嘉欣強調,失智者可能出現的微小徵兆包括,原本對數字精明的老客戶,出現在櫃台塗改、撕掉一張張寫錯的提款或存款單;先前衣著整齊的老客戶,變得髒兮兮、有異味、講話遲疑;原本按時繳納各項款項的老客戶,卻出現帳戶存款不足、無法扣款,或老客戶短時間內,反覆多次申請印鑑、存摺、提款卡等。

台灣失智症協會強調,希望推廣此書到政府部門以及銀行業、保險業、信用合作社及同業公會等,期望台灣能向日本學習,金融機關將這本書籍作為內部教育訓練的重要教材,金管會也能針對財物損失高風險族群制定法規與制度,讓金融人員成為照顧失智者荷包的第一道防線。

照片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堅果當早餐吃不怕胖? 營養師揭開「囤油陷阱」竟藏在這

網傳「喝香菜水排毒減洗腎次數」? 照做恐害心律不整、呼吸衰竭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暫別短短一天的「零確診」小確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均自美國返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提出警訊,強調目前世界疫情仍然嚴峻,過去短短近兩周以來全球感染人數翻倍,...

閱讀詳情 »

【台北訊】《公視主題之夜》將於週五(4/17)晚間十點於公視主頻道播出紀錄片《流行病:看不見的威脅》 (Epidemics: The Invisible Threat) 。十四世紀黑死病殺死一半以上的歐洲人口,奪走數百萬條人命,1918年西班牙流感致死人口超過一戰的死亡人數,使全...

閱讀詳情 »

超夯!日本幼兒園都在做這個!? 宅在家也不無聊的《熊貓體操》等你來挑戰! 居家防疫最佳示範跟著軟萌熊貓一起動次動 2020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全球肆虐,勤洗手已成為全民防疫最重要的事情,日本兒童風靡的《熊貓體操》為此製作多達五國語言的洗手操,藉由可愛動作與口訣,讓洗手變得有趣不無聊,培養...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醫院「救疫」獎勵津貼,發放對象再擴大!衛生福利部今(15)日正式上網公告「執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醫療照護及防治發給補助津貼及獎勵要點」,除了先前納入的醫師、護理人員之外,再擴及專責醫事放射人員、專任感染管制人員,且病房相關工作人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