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平腦症」患者多活不過2歲 高雄長庚發現新致病基因

「平腦症」患者多活不過2歲 高雄長庚發現新致病基因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佑(化名)今年20歲,出生時跟其他小孩沒有什麼很大的差別,但是媽媽發現他的語言能力似乎發展的比較慢,到一歲半還只能講一兩個單字。小佑在3歲及4歲時有兩次熱筋攣(發燒時會抽筋癲癇發作),持續大概5分鐘。8歲時確診有癲癇症,但即使服用多種抗癲癇藥物,每個月還是有一到兩次癲癇發作。

大腦異常疾病 父母、全世界尚未發現此基因

高雄長庚醫院神經部癲癇科蔡孟翰主任的研究團隊安排腦部核磁共振後發現小佑的大腦跟別人很不同,在後面的大腦區域沒有正常的腦迴發育(平腦症),但這是新的平腦症致病基因—CEP85L,是病人本身自發性的突變,父母親都沒有帶這個基因突變,全世界也從來沒有發現過這個基因和人類的疾病有相關。

蔡孟翰主任表示,正常人的大腦表面會有許多皺褶,稱之為腦迴,和高階認知功能發展息息相關,但有極少數的人腦迴沒有發育或發育不好,呈現較平滑無皺褶的外觀,因此被稱為「平腦症」。

平腦症無法活過2歲 存活者腦智力發展僅3至6個月大程度

蔡孟翰主任指出, 平腦症目前已知是第17號染色體上的LIS1基因缺失所造成,平均每一百萬個新生兒中僅有12個平腦症個案,他們通常無法存活超過2歲,部分存活者的腦智力發展也只有3至6個月大程度,且常合併嚴重的發展遲緩以及頑固型癲癇症,嚴重者甚至沒有語言、吞嚥或是行走能力,對病患家庭來說,是很沉重的負擔。

一部分的平腦症是因為基因突變所造成,因為大腦在發育時,神經細胞需要移動到大腦表面,這個過程需要很多基因來調控,當這些基因出了問題,神經細胞無法移動到對的地方,就會引起大腦的皺褶無法正常發育,而產生平腦。

【延伸閱讀】

更年期藥物會致癌? 錯了!天然荷爾蒙相對較不會增加乳癌風險

鬼門關前走一遭! 師兄罹癌竟釀B肝急性復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5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舒/台北報導】1名30餘歲的男性醫療人員,私密處患有俗稱菜花的「尖形濕疣」(HPV),起初患者選擇塗抹藥膏治療,造成皮損、流出組織液、使菜花的面積擴大,成效不彰;接著施做「電燒」、「冷凍療法」,不料,症狀加劇,療程苦不堪言。後來改由中醫治療,透過服用中藥解毒排毒,搭配外用藥,1周後突...

閱讀詳情 »

2022.4.19更新【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2年4月19日為止,已經有856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年1月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新北報導】新北市1名確診COVID-19發生重症的2歲男童,由雙和醫院證實他已在今(19)日凌晨不幸過世。新北市長侯友宜在上午接受媒體訪問時,主動說明此事,語帶哽咽。 雙和醫院發表聲明指出,該2歲男童於4月14日送至本院急診,到院時意識不清、高燒且生命徵象不穩定,院方當下執行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4歲周姓男子日前工作時突然四肢無力,連站起來都很困難,原以為是工作太累造成,沒想到接下來連續多天睡覺醒來時意識清楚,身體卻動彈不得,彷彿「鬼壓床」,嚇得他趕緊到醫院求助,診斷後發現是罹患「甲狀腺毒性週期性麻痺症」,經給予抗甲狀腺亢進藥物治療後,終於能夠一夜好眠。 甲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