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事」誰人知? 困擾20年,老住持終於不用再忍了

「心事」誰人知? 困擾20年,老住持終於不用再忍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南投70歲寺廟住持20年來心跳常高達100多下,經常感到心臟腫脹,吃藥也不見效,加上忍功一流,便與之和平共處,信眾見住持經常為心悸所苦,建議應積極治療,赴醫確診為心房撲動,透過「3D立體定位電燒手術」治療後,住持回憶:「電燒的剎那才知道原來心臟跳動可以如此輕鬆!」

長者常見「心房撲動」 就是心律不整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律不整醫療團隊醫師莊傑貿表示,心房撲動為心律不整的一種,常見於年長者,在正常情況下,人的心跳每分鐘約60到90下,患者因老化的關係,使心臟異常放電,產生心房撲動,每分鐘心跳次數超過100下,至於產生心房顫動的相關危險因子,如年紀較長、甲狀腺亢進、肥胖、睡眠呼吸中止症、鼻竇症候群、肺部疾病及肺栓塞,或以往做過心臟手術或心房顫動電燒的患者。

立體定位電燒手術 降低疾病復發率

莊傑貿醫師解釋,因考量患者服用藥物多年仍無改善,經評估為合適經導管治療心房撲動的情形,透過「3D立體定位電燒手術」,先將心臟腔室建構3D立體圖,精準偵測心律不整的迴路,再從鼠蹊部將電燒導管延伸進入患者心臟,並在三尖瓣後部和下腔靜脈之間的狹窄處,將心房撲動迴路燒斷,與傳統方式相較,可大幅縮短手術時間,降低復發率,也提高安全性。

術後定期追蹤 提升生活品質

莊傑貿醫師提醒,雖然「3D立體定位電燒手術」成功率高,但患者治療後仍需定期回診追蹤;民眾平時若出現陣發性心臟跳動快速,每次心跳快持續30秒以上,且症狀持續一、兩個月時,有心電圖證實心房撲動,就會建議做電燒治療,由醫師全面考量症狀,進行合適的治療方式,以提升生活品質,降低因心房撲動產生的併發症。

【延伸閱讀】

平衡禪養生之道 創始人李深浦教你訣竅

不靠修圖依然亮眼! 微整形自然不穿幫

子宮肌瘤經血太多 她不治療險丟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3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醫美時尚​No.126)撰文/劉育瑞.整理/高芷瑩高跟鞋配上紅地毯,似乎是好萊塢女星的必經之路。女性穿高跟鞋廣泛被認為是正式、高雅的象徵。但也有很多女性對高跟鞋恨得牙癢癢,好萊塢女星珍妮佛勞倫斯稱高跟鞋為「撒旦的鞋子」;《慾望城市》女主角莎拉潔西卡帕克則被醫師警告不得再穿高跟鞋;華航空姐更曾為了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陳奶奶是一名退休老師,診斷第三期食道癌後住院接受放射線合併化學藥物治療。某日,覺得沒有食慾及突然全身發冷、疲憊不堪,測量體溫發現38.5℃經抽血檢查,醫師說明白血球太低必須接受「保護性隔離」,但陳奶奶對「保護性隔離」一頭霧水,醫師表示,白血球太低即「易受感染」的指標,因此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妊娠二三事 向細紋說不對於所有媽咪來說,妊娠紋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惡夢之一,它是—種皮膚紋路,通常出現於懷孕5丶6個月後,通常出現於腹部,部份媽咪也會出現於大腿丶髖部丶乳房等部位。妊娠紋形成的原理孕期間會於皮膚上產生寬窄丶長短不—的粉紅色或紫紅色的波浪狀花紋,分娩後這些花紋會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高齡者飲食攝取不足 以奶類、水果為主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2013至2014年長者飲食熱量攝取不足為42%,前5大缺乏的營養素為鈣、維生素E、維生素D、鋅及鎂,攝取不足比例高達5至7成;2013至2015年調查高齡者6大類食物中,攝取不足盛行率最高的前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