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事」誰人知? 困擾20年,老住持終於不用再忍了

「心事」誰人知? 困擾20年,老住持終於不用再忍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南投70歲寺廟住持20年來心跳常高達100多下,經常感到心臟腫脹,吃藥也不見效,加上忍功一流,便與之和平共處,信眾見住持經常為心悸所苦,建議應積極治療,赴醫確診為心房撲動,透過「3D立體定位電燒手術」治療後,住持回憶:「電燒的剎那才知道原來心臟跳動可以如此輕鬆!」

長者常見「心房撲動」 就是心律不整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律不整醫療團隊醫師莊傑貿表示,心房撲動為心律不整的一種,常見於年長者,在正常情況下,人的心跳每分鐘約60到90下,患者因老化的關係,使心臟異常放電,產生心房撲動,每分鐘心跳次數超過100下,至於產生心房顫動的相關危險因子,如年紀較長、甲狀腺亢進、肥胖、睡眠呼吸中止症、鼻竇症候群、肺部疾病及肺栓塞,或以往做過心臟手術或心房顫動電燒的患者。

立體定位電燒手術 降低疾病復發率

莊傑貿醫師解釋,因考量患者服用藥物多年仍無改善,經評估為合適經導管治療心房撲動的情形,透過「3D立體定位電燒手術」,先將心臟腔室建構3D立體圖,精準偵測心律不整的迴路,再從鼠蹊部將電燒導管延伸進入患者心臟,並在三尖瓣後部和下腔靜脈之間的狹窄處,將心房撲動迴路燒斷,與傳統方式相較,可大幅縮短手術時間,降低復發率,也提高安全性。

術後定期追蹤 提升生活品質

莊傑貿醫師提醒,雖然「3D立體定位電燒手術」成功率高,但患者治療後仍需定期回診追蹤;民眾平時若出現陣發性心臟跳動快速,每次心跳快持續30秒以上,且症狀持續一、兩個月時,有心電圖證實心房撲動,就會建議做電燒治療,由醫師全面考量症狀,進行合適的治療方式,以提升生活品質,降低因心房撲動產生的併發症。

【延伸閱讀】

平衡禪養生之道 創始人李深浦教你訣竅

不靠修圖依然亮眼! 微整形自然不穿幫

子宮肌瘤經血太多 她不治療險丟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3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施用毒品(成癮性非法藥物)成癮,已被證實是一種腦部功能失調的疾病,會影響個人認知功能與行為表現,且伴隨慢性及復發性病程。目前尚無單一有效、能適用於所有成癮個案的治療方法,需要跨領域、跨專業合作,除提供專業醫療外,更需要多元、長期的心理、社會復健服務介入,包括家庭支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停經後又出血以為回春了?竟是子宮內膜癌!61歲的廖媽媽50歲開始停經,但近3個月來卻發生陰道出血,還誤以為「回春」了!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增厚超過1公分,內膜切片發現為子宮內膜癌,進一步接受全子宮併卵巢輸卵管切除等癌症根除手術;幸運的是配合專業治療後,又恢復健康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疾病管制署表示,目前已進入恙蟲病流行季節,近期恙蟲病通報病例數呈現上升,個案感染地以花東及離島地區為多。疾病管制署提醒民眾,至郊外踏青,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部位塗抹經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蚊蟲忌避劑),並於離開草叢後儘快沐浴且換洗全部衣物,以減少恙蟎叮咬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20歲的男大生沉迷手遊,天天滑手機超過8小時;不料,日前,他的拇指關節處疼痛又腫脹,甚至無法彎曲,就醫確診為板機指。醫師指出,板機指有年輕化趨勢,都與年輕人長時間使用手機有關,建議應適當使用,並常做手指伸直、彎曲的拉筋活動。 罹板機指 手指彎曲卡卡 台北市立聯合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