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事」誰人知? 困擾20年,老住持終於不用再忍了

「心事」誰人知? 困擾20年,老住持終於不用再忍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南投70歲寺廟住持20年來心跳常高達100多下,經常感到心臟腫脹,吃藥也不見效,加上忍功一流,便與之和平共處,信眾見住持經常為心悸所苦,建議應積極治療,赴醫確診為心房撲動,透過「3D立體定位電燒手術」治療後,住持回憶:「電燒的剎那才知道原來心臟跳動可以如此輕鬆!」

長者常見「心房撲動」 就是心律不整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律不整醫療團隊醫師莊傑貿表示,心房撲動為心律不整的一種,常見於年長者,在正常情況下,人的心跳每分鐘約60到90下,患者因老化的關係,使心臟異常放電,產生心房撲動,每分鐘心跳次數超過100下,至於產生心房顫動的相關危險因子,如年紀較長、甲狀腺亢進、肥胖、睡眠呼吸中止症、鼻竇症候群、肺部疾病及肺栓塞,或以往做過心臟手術或心房顫動電燒的患者。

立體定位電燒手術 降低疾病復發率

莊傑貿醫師解釋,因考量患者服用藥物多年仍無改善,經評估為合適經導管治療心房撲動的情形,透過「3D立體定位電燒手術」,先將心臟腔室建構3D立體圖,精準偵測心律不整的迴路,再從鼠蹊部將電燒導管延伸進入患者心臟,並在三尖瓣後部和下腔靜脈之間的狹窄處,將心房撲動迴路燒斷,與傳統方式相較,可大幅縮短手術時間,降低復發率,也提高安全性。

術後定期追蹤 提升生活品質

莊傑貿醫師提醒,雖然「3D立體定位電燒手術」成功率高,但患者治療後仍需定期回診追蹤;民眾平時若出現陣發性心臟跳動快速,每次心跳快持續30秒以上,且症狀持續一、兩個月時,有心電圖證實心房撲動,就會建議做電燒治療,由醫師全面考量症狀,進行合適的治療方式,以提升生活品質,降低因心房撲動產生的併發症。

【延伸閱讀】

平衡禪養生之道 創始人李深浦教你訣竅

不靠修圖依然亮眼! 微整形自然不穿幫

子宮肌瘤經血太多 她不治療險丟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3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為了找出疾病,僅做全身健康檢查還不夠,隨著3C代來臨,因緊盯螢幕高度用眼,眼睛健康檢查更是不可忽略!除了3C族好發黃斑部病變、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疾,糖尿病患更容易併發7大眼疾,是最需要追蹤的一群,這些族群都可以透過眼底照相檢查一窺究竟;目前更進一步有結合AI高科技的眼底照相機,不但能提供眼科診斷輔助...

閱讀詳情 »

「奇怪!我明明吃的不多,怎麼體重卻不減反增?」、「唉唷!你那算什麼,你看看我肚子上的游泳圈才可怕。」相信上述對話是不少婆婆媽媽常有的困擾。中醫師表示,女性朋友之所以一到更年期,特別容易發福,主要和女性荷爾蒙失調,造成新陳代謝速率下降有關。因此想要甩掉惱人的腹部肥肉,關鍵就在於提升身體代謝機能! 女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國衛院開發「蚊臉」辨識,登革熱斑蚊準確率逾9成!一般僅聽過的「人臉」辨識,但現在已有「蚊臉」辨識技術,利用前瞻的醫療電子技術與人工智慧科技(AI),結合網路雲端資料庫以及地理資訊系統(GIS),可望作為偵測地區蚊媒傳染病風險的利器。「蚊臉」辨識 準確度逾9成台南市已確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小傑(化名)從小總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由於哥哥在上國中前的身高也不高,所以小傑的爸爸媽媽覺得持續觀察就好。直到小傑升上國中三年級,爸爸媽媽驚覺大多數同學都已接近成人身高,即將升高中的寶貝兒子居然只有147公分,急忙帶小傑到兒童內分泌科門診就醫。經過醫師詳細檢查,發現小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