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2級防治婦癌 及早戰勝癌症

1+2級防治婦癌 及早戰勝癌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停經後又出血以為回春了?竟是子宮內膜癌!61歲的廖媽媽50歲開始停經,但近3個月來卻發生陰道出血,還誤以為「回春」了!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增厚超過1公分,內膜切片發現為子宮內膜癌,進一步接受全子宮併卵巢輸卵管切除等癌症根除手術;幸運的是配合專業治療後,又恢復健康生活。

早診早療是戰勝癌症的關鍵

子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及乳癌是一般為人熟悉的婦女癌症,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婦女健康中心婦產科主任張維君表示,「早診早療」是戰勝癌症的關鍵,每年都要定期檢查並配合醫師回診才可有效控制病情。而癌症的預防措施可分為一級和二級預防。

一級預防:注意日常生活

1.加強防癌健康教育:特別是癌症高危群,應提高對於癌症認識和自我保健能力。日常注意飲食營養均衡,不偏食、不反覆吃相同的食藥物;不吸煙不酗酒,適量攝入含維生素A、C、E和微量元素硒的食物,少吃過鹹過熱和燒焦的食物,不吃發霉食物;避免過度日曬與勞累,保持清潔衛生,注意身體鍛煉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癌能力。

2.合理使用醫藥用品:切勿濫用藥物及放射線,尤其是懷孕婦女的診斷性照射,以防止白血病、骨肉瘤、皮膚癌等的發生。

3.消除職業致癌因素:加強對已經確認會引起腫瘤的物質的檢測、控制與消除,以預防職業性腫瘤的發生。

4.加強勞動環境保護和食品衛生,消除環境致癌因素。

二級預防:定期臨床檢查

1.無症狀者的監測:對30歲以上婦女應推行乳房自我檢查,40歲以上婦女應每年做1次臨床檢查,50歲以上婦女每年應進行臨床及必要時的X線攝影篩查。

2.子宮頸癌的監測:凡有性生活的婦女均有發生子宮頸癌的危險,應從有性生活開始每2~3年進行1次子宮頸脫落細胞塗片檢查。

3.結腸、直腸癌的監測:4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1次直腸指檢,50歲以上人群,特別是有家族腫瘤史、家庭息肉史、息肉潰瘍史及結腸直腸癌史者,應每年進行1次大便潛血試驗;每隔3~5年做1次直腸鏡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5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女性久坐辦公室,常常感覺外陰部搔癢,疼痛,癢到想要搔抓下體,由於姿勢不雅觀,就只能假借上廁所時處理,但是長期的摩擦,搔抓反而使症狀更加嚴重,於是求診婦產科檢查,才知道原來是外陰前庭炎。中醫師周宗翰說明,女性的外陰前庭部,其實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生殖構造,位於小陰唇內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腰圍一年比一年粗?BMI默默升高?別以為只是久坐發福,當心「代謝症候群」上身,各種疾病隨之而來。據國民健康署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40歲以上國人超國5成有腰圍過粗且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情形 ,如果沒有及早治療,代謝症候群患者將比一般人多出6倍的糖尿病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桃園報導】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青光眼是全球導致眼盲的第2大主因,在台灣初估有10多萬人罹患青光眼,年紀愈大比例愈高;由於目前長時間使用手機的低頭族愈來愈多,也因此青光眼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且大多數患者毫不自覺,直到視力檢查時才發現眼壓異常低下,導致視神經萎縮,甚至會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90多歲婆婆,脊椎開過2次手術,近期左腳劇烈疼痛,只能坐輪椅代步,家人以為是骨刺復發,帶至醫院檢查,竟發現是先前椎間盤切除及固定融合手術,造成神經沾黏所引起神經痛;經醫師採取神經沾黏解離手術,並使用防沾黏凝膠,術後疼痛緩解效果相當好。 脊椎退化性疾病 老年人占8成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