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 專家資訊帶著走!

「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 專家資訊帶著走!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面對僅兩杯手搖飲重的早產寶寶,即便擁有護理專業的母親也頓時忙盲茫!為了讓早產寶寶有更好的照護,國民健康署與早產兒基金會於今(107)年的世界早產兒日推出「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與早產兒爸媽一同守護小腳ㄚ。 

早產兒提早報到 父母照護霧煞煞

護理師小花因體質關係,第二個孩子醬醬僅在腹中待了短短29週即提早報到,出生時僅1120公克,剛開始得靠呼吸器維生,還因為黴菌感染,接受了一個多月的藥物治療,吃足各種苦頭。雖然小花有8年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師經驗,當自己成為早產兒家長,對照護早產寶寶也有茫然感,讓她感嘆專業知識彷彿瞬間歸零。所幸身邊專業醫護人員教導她如何幫醬醬按摩,促進口腔發育,加上配合追蹤檢查,總算讓醬醬追上同齡10足月兒的步伐。

各科專業攜手編制  一同守護早產兒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台灣面臨少子女化挑戰,如何讓每位早產兒都能健康成長追上同齡足月兒之發展,以及如何幫助早產兒及其家庭度過這段艱難的成長歷程,這些都是國民健康署重視的課題,故於107年委託早產兒基金會,集結新生兒科醫師、護理師、衛教及傳播領域專家共同編製「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內容涵蓋ㄧ般生活照護、健康照護及特殊問題照護等,期盼透過各專業攜手e同守護,讓早產兒爸媽面對照顧小腳ㄚ挑戰時,除了到醫院諮詢專業醫護外,也能有所依循的「照書養」。

早期發現治療 健康成長不二法門

早產兒基金會董事彭純芝醫師也說明,在早產兒成長過程中,呼吸道發育不全、胃食道逆流等都是常見問題,透過長期追蹤觀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是守護小腳丫健康成長的不二法門。因此書中也針對寶寶的呼吸問題與腸胃道問題特別提出說明,除了日常照護與預防感染之外,預防針有哪些?時程如何安排?都有詳細介紹。

不必一味與其他足月兒比較

此外,擔心寶寶成長追不上同齡足月兒,更是許多早產兒父母共同面對的不安全感。對此,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許瓊心醫師說明,矯正年齡是從寶寶原本的預產期開始算的年齡,是追蹤其成長發育的重要根據,建議家長可參考書中的寶寶成長曲線圖,不必一味與其他足月兒比較,以避免不必要的焦慮。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2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86歲的黃爺爺,有多年高血壓及糖尿病史,戒菸已30多年,生活作息正常;不料,2010年開始陸續發現罹患乳癌、腎臟癌,以及攝護腺癌,且都是原發癌。經過積極接受治療及定期回診追蹤,目前情況良好,沒有轉移及復發跡象。醫師提醒民眾,應定期做健康檢查,若發現有異常現象,立即就醫接受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30歲罹患紅斑性狼瘡的女子,一直在服藥,3年前和丈夫想要孩子,因而求助於童綜合醫院不孕症暨生殖內分泌科門診,進行人工生殖,順利生下小女娃;去年想要給孩子添個伴,再度向該院尋求協助,又產下一名健康的小寶貝。收治該名女子的童綜合醫院不孕症暨生殖內分泌科汪文生主任表示,紅斑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狂犬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宣布,又再新增4例鼬獾染狂犬病,分別來自臺東縣池上鄉2例、臺中市新社區及東勢區各1例;由於狂犬病疫苗40萬3千劑已進口,接下來將加強山區犬貓的疫苗接種。指揮中心表示,至昨日止,已檢測野生動物159例,除48例鼬獾確診感染狂犬病外,其餘皆未檢出狂...

閱讀詳情 »

    文/ 上下游編輯部 本文摘要: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醫師林杰樑,感染至多重器官衰竭辭世。他是國內極少數的毒物科醫師,不懼 得罪任何業者或權貴,總是依據他的專業告訴大眾真相。這篇報導是他所寫的文章,在國人已成日本排名第一觀光客來源情況下,對旅遊日本的國人,具有非常高的 參考價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