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永恆少女」難自立 依賴型人格障礙增兩成

「永恆少女」難自立 依賴型人格障礙增兩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24歲的女性患者小美(化名),因身為家中獨生女,從小父親特別寵愛,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工作,但工作常因自卑、過度依賴又總是推諉及找藉口,被主管及同事抱怨,最後辭職在家。父親起初並不在意,沒想到小美依賴性愈來愈嚴重,一定要父母陪同才願意出門,晚上還常失眠;最後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確診罹患了「依賴型人格障礙」。

「永恆少女」內心長不大 依賴父母無法自立

楊聰才精神科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觀察,最近發現罹患「依賴型人格障礙」的年輕女性患者增加約二成,因缺乏找工作勇氣,整天在家黏爸媽,最後甚至出現失眠、憂鬱等負面情緒,被家人帶到精神科檢查,心理學上稱這類「依賴型人格障礙」的女性為長不大的「永恆少女」。

楊聰才精神科診所劉誠崇醫師解釋,所謂「永恆少女」觀念源自心理學家榮格(C.G. Jung),認為人都需要經過分離至個體化的過程而成長,如果個體化不成功,即便外表與年齡隨著時間增長,但內心卻永遠處於青少年狀態,性格不成熟,便無法承擔起責任。

凡事都需要家人的協助

劉誠崇醫師補充,「依賴型人格障礙」的盛行率約0.6%,患者可能從小被父母過度寵溺,不放心放手讓孩子學習獨立,長大後相當在意別人評斷,害怕忤逆他人而無法自行抉擇、解決問題。在他們心中認為父母是永遠的避風港,不僅沒有尋找新工作的動力,連生活模式或是否就醫都無法自己下決定,常常是父母發現後帶來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

擴大社交圈才能從根本改善

楊聰財醫師建議,依賴型人格障礙的治療除了使用藥物外,也要從認知行為調整及自信重建療法多方面著手,鼓勵患者養成寫日記習慣,再逐漸從依賴事件中培養獨立能力,父母也要配合醫師指示,共同協助患者學習自主、提昇自信和獨立能力,並鼓勵患者擴大社交圈,才能從根本改善問題,讓患者能夠有正常的社會及生活功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2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冠狀動脈血管嚴重阻塞的陳先生,長年飽受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困擾,經醫師診斷,陳先生因糖尿病造成腎臟功能不佳,如果進行支架手術,手術中的顯影劑有可能引發腎臟病變風險,若不動手術以藥物控制,只能稍微減緩症狀,但無法完全減少心絞痛跟急性冠心症發作的次數。而前年引進台灣的心臟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我們沒有錢嘛,那就多出一點力,去關懷民眾與貢獻社會!」今年60歲的志工陳明珠,每個星期總會走遍一個村落,挨家挨戶撲滅孑孓,並向住戶宣導登革熱防疫觀念,7年來穿梭泰山17個村里將近20輪,也曾擔任小學交通導護、長照以及喘息志工,把志工當作樂趣。每天行程比上班族還滿的陳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最近忽而大太陽,才一轉眼,卻又下起大雨,高溫悶濕的氣候,總讓人感覺濕濕黏黏的很不舒服;醫師指出,時令即將進入夏至,中暑求診的人就越來越多,由於暑熱會造成津液元氣耗傷,民眾可藉由刮痧來解暑,有助體內熱氣散出。秀傳101皇家健康會所中醫師呂友文指出,「痧」是氣的失調瘀結,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從學運、北捷殺人魔到各種大大小小的陳情事件,總會看見一群身著制服的警察身影。隨著民眾對於警察需求越來越大,警察的工作壓力也隨之增加,容易忽略身體健康!台北市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有鑑於此,與警察局士林分局形成公部門聯盟,於警察節前夕免費為基層員警義診,替勞苦的人民保母解肝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