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熱死」不是假的! 延誤送醫中暑恐致死

「熱死」不是假的! 延誤送醫中暑恐致死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真的好熱!最近氣溫飆高、屢破紀錄,中暑人數年年攀升,但是你知道嗎?中暑若是未及時採取正確措施,可能危害健康外,還可能有生命危險,「熱死」可不是玩笑話!

台中醫院家庭醫學科蒲震寰醫師表示,夏日會產生的熱疾病的種類繁多,其中包含了熱暈厥、熱痙攣、熱衰竭、中暑等,任何增加產熱或降低散熱數量等因素,都容易使人體運作超過身體熱量調節的限度,導致中暑的發作。但是,一般民眾極難去區分這些熱疾病的症狀,但其實只要注意幾點常見的影響因子,便能遠離這些熱病。

蒲震寰醫師指出,中暑常見的因素有高熱、潮濕等外在環境因素之外,不可忽略的還有會降低散熱能力的生理因素,如脫水、心血管疾病、年老、肥胖以及藥物等。中暑的症狀有許多,輕微的熱暈厥症狀為暈眩、皮膚濕冷、脈搏減弱等;較嚴重的熱衰竭症狀是非常口渴、疲倦、四肢乏力、噁心、頭痛、暈眩或短暫神智不清、皮膚濕冷、面色蒼白、脈搏急速卻微弱;嚴重的中暑患者,甚至會逐漸減少或甚至停止出汗,皮膚乾燥發熱、脈搏微弱、呼吸加快、暈眩混亂甚至昏迷、痙攣亦可能發生。

醫師也提供預防中暑的小撇步,讓你涼快過夏日:

一、慎防脫水:補充足夠水份、電解質及礦物質,避免飲酒及大量含糖飲料。

二、保持通風:室內活動時保持通風,可利用空調、電扇保持涼爽,以及避免在濕熱的環境下作劇烈運動,應選擇通風的場所進行。

三、淺色衣物:外出時選擇淺色、寬鬆的衣物,並做好防曬措施。

四、活動時間:若要外出或從事戶外活動,最好安排在早上或黃昏後。

五、高危險群要小心:老年人、嬰幼兒、體重過重、心血管疾病患者、酗酒者、長期使用精神科藥物(例如鋰鹽等)及利尿劑等病患,較易發生中暑,須特別注意。

醫師叮嚀,若發現有熱衰竭等相關症狀的徵狀時,應立即停止正在進行的活動,儘速飲用冰涼不含酒精的飲料、沖冷水或冷水浴以降低體溫。若一小時後仍無明顯改善,或出現中暑的症狀,應持續降溫,並且儘速就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979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如果有天能聽到自己的心跳正常嗎?北市1名方先生表示,最近常聽到自己心跳聲,或是感覺體內器官跳動的聲音,以為自己的心臟有問題,於是前往醫院進行檢查,結果發現,心臟本身並無異狀,又擔心可能是耳朵有問題而求診。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這種耳鳴現象雖然情況較少見,但耳鳴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8歲曾姓女上班族,工作時因為有許多文書工作,經常使用滑鼠與鍵盤,空檔時間也再滑手機,長時間下來,開始出現手指麻、痠痛感,甚至延伸至手腕與手臂,而且會忍不住用力甩手,想減輕手部的麻痛感,後來就醫後,發現罹患了周邊神經擠壓症的其中一種-腕隧道症候群。周邊神經擠壓 導致...

閱讀詳情 »

2021.06.17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6月17日為止,已經有497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師照片放大貼胸前,長者打疫苗好安心!台北慈濟醫院與新北市衛生局合作,於新店、雙和、三重、板橋、蘆洲等五處靜思堂設置疫苗接種站,並由醫護團隊進駐支援疫苗注射,為了讓民眾識別,醫師們在防護衣外層都貼有識別證,讓接種的長者們及陪同的家屬能更安心。醫師胸前貼證 表達尊重與負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