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石」在有夠痛! 治痛取石有新法

「石」在有夠痛! 治痛取石有新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腎結石是現代社會常見的病灶!但腎結石的發生通常沒有任何徵兆,因此常被民眾忽略。直到結石掉落到輸尿管,開始出現血尿、嘔吐、噁心、盜汗、劇痛等情況時,病患才會有所警覺,而前往急診求助。

9大族群應當心  多喝水預防結石纏身

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蘇家震表示,腎結石是腎臟病變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且多發生於青壯年身上。此外,多汗、曾罹患腎結石、慣性憋尿、不良飲食習慣、高溫作業、活動量少、尿路梗阻、缺鈣及患有慢性代謝疾病者,都是罹患腎結石的高風險群。因此,蘇家震醫師特別提醒,這九種人都須比別人更加留意身體狀況,日常水分的補充及蔬果攝取量,都有助於預防腎結石找上門。

過量攝取鈣、維生素恐增腎結石風險

針對坊間傳聞多食菠菜配豆腐、維生素C等食品,易產生結石的迷思,蘇家震醫師解釋,鈣質會在腸道中與草酸結合,導致不易被溶解,而不被吸收的草酸鈣,會藉由糞便排出,減少草酸的吸收。若是攝取足量的鈣質,反而可以降低草酸鈣結石的機會;而維生素C雖對人體好處多,但若長期補充過量,反而會增加罹患腎結石風險。

蘇家震醫師補充,不少患者都誤以為喝啤酒利尿,有助於排結石。實際上,啤酒確實利尿,但也可能引發尿酸過高,導致草酸鈣沈澱。因此,每天至少喝1500c.c的水,才是排結石的正確方法。

解決腎結石新利器  Mini-PCNL快又安全

蘇家震醫師指出,以往都是以體外震波、輸尿管鏡取石手術處理病患的結石問題,現在多了微創超精細腎臟鏡取石手術(Mini-PCNL)供病患選擇,該手術採一步法建立皮腎通道,不僅可縮小傷口、避免失血過多的風險,在安全性及復原速度都相對提高。但要注意的是,若超過2.5公分以上的結石,對於Mini-PCNL來說過大,且耗費時間過長,仍建議採傳統經皮腎造廔取石術為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6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鄭先生備受三叉神經痛困擾10年,拔牙、開腦手術、伽瑪刀手術都沒改善疼痛問題,後來接受了「射頻燒灼治療」才終結了多年來的疼痛。醫師提醒,三叉神經痛現在已有多種治療方式,呼籲民眾顏面莫名疼痛時應早點接受診斷和治療。10年內拔2顆牙、4次手術 三叉神經疼痛像針刺58歲的鄭先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歲男孩,在4歲時常常有嘴角抽動不停且搖頭晃腦等現象,赴小兒科門診就醫,懷疑可能是抽動導致,且後續又出現咳嗽、清喉嚨等現象,甚至也常會不自主的眨眼睛,雖症狀會自己痊癒,但過一段時間又會有新的症狀出現,症狀反覆超過一年以上,就醫經身體檢查後並無不正常發現,直到醫師進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出現甲狀腺機能亢進,主要是因甲狀腺荷爾蒙過多所導致,發病原因恐與基因、遺傳、環境等有關,通常又以女性居多,其中臨床上,最常見就是葛瑞夫茲氏病,屬於自體免疫問題所引起;奇美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葉美成指出,甲狀腺亢進能透過藥物獲得有效控制,且若能在疾病初期時即時接受治療,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年底應酬跑趴,聚餐一攤接一攤,卻是大腸激躁症的高峰期!有此困擾的人,經常腹瀉,有時還會偶爾腹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不過,有的人卻擔心,令人束手無策的大腸激躁症,會不會也是大腸癌的警訊呢?兩者症狀有何差異呢?有大腸激躁症的人,飲食應該怎麼吃,才不會加重症狀?來聽聽看醫師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