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社交時差」三高風險增! 國衛院研發「神器」助改善

「社交時差」三高風險增! 國衛院研發「神器」助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現代人工作繁忙、熬夜追劇,睡眠時間不規律,當心更傷身。研究指出,長期處在平常睡得少,假日睡得多的「社交時差」中,將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團隊,開發一款手機程式「作息足跡」APP,透過每個人使用手機的行為模式,自動推算睡眠時間與作息的改變,準確度高達90.4%。
上班族社交時差」 像出國調作息好累
林煜軒醫師說明,「社交時差」指的是忙碌上班族,平常因工作需要早起而睡眠不足;到了週末補眠而晚睡晚起,如同從台灣到泰國曼谷,晚了一個小時的時差地區,上班時又要把「時差」調回台灣的時間。
每1小時社交時差 將增三高風險11%
林煜軒研究團隊指出,2017年美國睡眠醫學會的研究發現,每1小時的社交時差,將高11%心血管疾病的罹病風險;2019年《當代生物學》科學期刊的研究也指出,睡眠不足會降低體內「胰島素敏感性」,導致血糖容易過高,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會。重要的是,週末補眠不但無法恢復原來狀態,還會使胰島素敏感性變更差。
長期不規律睡眠 恐增癌症與精神病風險
長期不規律的睡眠作息,不僅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有關,也可能增加癌症與精神疾病的風險。林煜軒醫師表示,根據《美國醫學會期刊:精神醫學》研究指出,活動量與作息的改變,比主觀情緒的變化能更早預測躁症發作。因此,睡眠作息的變化,也是躁症發作、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的病情變化或是治療期間的重要指標。
手機程式「作息足跡」 全自動圖表量化

林煜軒醫師進一步說明,以往要了解自己的睡眠作息不容易。而手機程式「作息足跡」透過記錄28位使用者一個月的睡眠作息,睡眠的準確度已提升到90.4%,實際與使用者實際的作息進行驗證,節律一致性也高達87%。
手機程式「作息足跡」使用量化的方式,量測週末補眠功能,透過視覺化圖表讓睡眠作息變化一目瞭然,同時增加偵測睡眠時間的彈性機制來比較週末和週間的作息差異,避免使用者產生社交時差的問題。

【延伸閱讀】

標靶藥延命! 肺癌腦轉移需長治久安

心房顫動患者 靠這三點脫離中風險境!

台灣拜耳結合社企 議題式遊戲培養孩子思考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1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70歲張姓老翁,騎機車時不慎撞上停在路邊的貨車,造成頭部重創,且顱內大出血及顱骨骨折,連腦漿都外溢,緊急送至醫院急診,經漏夜手術6小時,昏迷2週、住進加護病房1個月,原本預期恐會變植物人,或失明的患者,竟奇蹟甦醒,目前已能下床走路。車禍腦部重創 老翁一度危及生命這名...

閱讀詳情 »

全民瘋路跑,當心健身不成反傷身!專家指出,路跑雖然是隨時隨地都能夠進行的運動,但卻潛藏著危機。即使在空氣清新、氣候適宜的環境中路跑,若是伸展不足、姿勢不良、肌力不夠,仍會對身體造成急性運動傷害,千萬不可小覷。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吳培瑜物理治療師指出,平常沒有養成運動習慣的人,加上工作需長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每天穿梭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接收著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與要求,忙於應付外在世界的我們,是否有靜下來問過自己快樂嗎?是否有好好照顧自己呢?吳宛亭心理師表示,我們從小到大都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外在環境,想盡辦法達到父母的期待、社會文化主流的價值,太多的目光與努力都是在符合別人的想要,...

閱讀詳情 »

中秋節連續假日將至,家家戶戶少不了烤肉應景,加上月餅、柚子,美食當前常常令人難以抗拒,尤其燒烤如果不忌口,腎臟恐怕會先遭殃,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如何享美食,又不想對身體造成負擔,限量、忌口的方式可以幫忙擺脫風險,且透過低脂高纖的食材,來做體內環保,平衡高油高糖高鹽的飲食。 腎臟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