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突發性耳聾」病人受打擊 掌握治療黃金期

「突發性耳聾」病人受打擊 掌握治療黃金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5歲王女士某日接起電話卻聽不到聲音,之後一整天都覺得耳朵聽不清楚,確診後判定是「突發性耳聾」,而進行治療,目前聽力已恢復,並於門診持續追蹤。
聽力突然變差 可能是突發性耳聾
收治個案的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林志勳表示,
慢性病或老化造成的漸進性聽力障礙,病人通常不會急著就醫;但病人若是一夕之間聽力突然變差,多半會趕緊求助於診所或醫院,此時臨床醫師很直覺地會聯想到的診斷就是「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可能導致腦中風
突發性耳聾指的是在很短的時間(72小時)內突然發生的感音型聽力障礙,判定標準是連續3個頻率之閾值≧30分貝。多發生於單耳,雙耳同時發生情形很罕見,男女比例相當。「突發性耳聾」的病因不明,3種最常提到的原因是:血管性疾病、內淋巴囊水腫破裂和病毒感染,如果突發性耳聾伴隨有局部神經學症候,就要高度懷疑有中樞神經疾病如腦中風、腦瘤等。
發病頭兩周 治療最有效
林志勳醫師指出,治療的藥物,醫師可視情況而給予類固醇,給藥途徑包括口服、靜脈注射、鼓室內注射。學理上可作用於內耳,治療聽損。對於重度至極重度聽障的病人,類固醇治療是選擇方案之一。由於聽力恢復最顯著時期是在發病頭兩週內,若在此時投藥可達最佳效果,若晚至四到六週以後再投藥則成效不彰。
他進一步說明,「突發性耳聾」的診斷可能會讓病人產生挫折、恐慌、焦慮等感受,除了藥物治療外,應加強心理諮詢。對於另一側好耳的聽力保健尤其重要,避免暴露於噪音或壓力性創傷,林志勳醫師強調,一旦好耳發生聽損、耳鳴、耳痛或耳漏,須及早求治於耳鼻喉專科醫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8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20多歲男大生有天突然昏倒,被送往急診,經由抽血檢查顯示有貧血,醫師以為是消化道出血,但是安排許多檢查都沒有異狀,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原來是痔瘡持續出血,引發慢性貧血、昏倒,在予以緊急輸血,並針對痔瘡進行治療,當痔瘡症狀改善,男大生便恢復體力,也恢復正常生活。亞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有人會因為呼吸都會胖而困擾不已,而也有人則是因食量大增,體重卻不增反減而苦惱;當大吃大喝體重卻反降時,這可不是一件令人稱羨的事,當心有可能是因為甲狀腺機能亢進搞的鬼!甲狀腺過度分泌 嚴重者恐致不孕甚至流產國泰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陳瑜忻醫師表示,甲狀腺機能亢進跟甲狀腺機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國小4年級的阿志最近總忍不住擠眉弄眼,或喉嚨癢、隨時都想清喉嚨,常被媽媽罵。媽媽生氣問阿志為什麼不認真好好聽大人說話,阿志緊張反而更控制不住,連同學都笑阿志是怪孩子。鄰居阿姨提醒媽媽可能是妥瑞症,小兒神經科醫師解釋妥瑞症的表現及注意事項後,媽媽對怪表情及怪聲音就不會這麼擔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偏頭痛是神經內科很常見的疾病,與壓力導致的偶發頭痛相比,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頭痛。60%病人頭痛發作時侷限在頭的一側,因此稱為偏頭痛。台灣研究結果發現,台灣人偏頭痛盛行率是9.1%,而女性偏頭痛率高達14.4%,男性則是4.5%。偏頭痛發作前恐出現憂鬱、胃口改變等「前驅症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