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胸腔外科名醫執刀48年 吳明和勉年輕醫師這樣做

胸腔外科名醫執刀48年 吳明和勉年輕醫師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台灣醫療技術進步,但現今許多醫師卻感慨醫療環境惡劣,醫護人才流失與短缺,多少與醫療工作條件、環境不佳和醫療糾紛壓力脫不了關係。台南市立醫院名譽院長暨胸腔外科醫師吳明和行醫至今50年,在胸腔外科領域耕耘45年,吳明和醫師表示,能成為一位外科專科醫師,是一種擔當,也是一種榮幸,他喜愛這個專業,40幾年來未曾懊悔當外科醫師。

擔任外科醫師具挑戰性 養成至少20多年 
吳明和醫師,1969年畢業不久後就投入外科行列,並選擇胸腔外科,在胸腔外科領域中深入鑽研,為他帶來挑戰與成就感。他認為外科醫師擁有的是辛酸、衝擊、與成就,但即使重新來過,他仍會選擇外科作為他的專業。

吳明和分享外科醫師的養成過程,至少要20多年的時間才成熟,包含面臨各種國、內外考試,教育訓練年限。此外,也要不斷進修包含教科書、期刊、病例報告、寫作以及外科技術的演練。

杏林春滿! 吳明和累積無數手術案例 

吳明和醫師執刀48年,於12個縣市包含3個院轄市及澎湖離島,共37個醫院的手術室留下主持手術的記錄,在成大醫院留下數千個手術案例。最長一次手術時間長達十多小時。病人年齡,小者剛出生,年長者逾九旬。手術種類以胸腔為大宗,一般及小兒次之。包括氣管成型手術、小兒胸腔手術、食道重建手術、肺移植、胸腺腫瘤手術、肺結核手術、以及胸腔鏡微創手術,都是吳明和醫師的專長。

吳明和勉年輕醫師 嚴格訓練自我要求
在如今醫病關係較趨緊張的環境中,吳明和醫師仍把醫療擺在第一位,以救人為先。回想職涯裡很多患者之後和他成為好友。也有曾經邀請他去參加婚禮的,這幾年還有遠在海外透過Facebook找到吳明和,感謝他30年前的救命之恩。

吳明和醫師勉勵年輕醫師,要成為外科醫師,必須先肯定自己,選擇自己興趣的次專科,撐住堅苦的嚴格訓練,腳踏實地,並自我要求,在訓練期間決不放棄所有的學習機會,終有一天能「享受」自己的外科生活。

【延伸閱讀】

零出血成為可能! 血友病雙特異性單株抗體納健保

隆乳如何仿真、觸感兼具? 何于甄醫師:這兩件事最關鍵!

洗腎不扎針? 腹膜透析分期付款「洗肚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2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年長者由於肌肉量下降與神經反射變差等因素,讓活動力不如從前,經常喜歡坐在家裡看電視看手機,讓自己活在舒適的沙發,然而身體越不動就懶惰,有一天會發現自己怎麼都動不起來、肩頸膝蓋疼痛、走路緩慢、平衡感不好容易摔倒等。《高年級體育課》一書中示範,只要願意運動,96歲也可以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健保給付的醫材品質較差,自費的比較好」,許多民眾都聽過這類說法,為了保障患者權益,衛福部健保署修訂「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依臨床實證等級訂定健保差額給付比例,目前已納入人工頸椎椎間盤等3類醫材,共計83品項。 值得注意的是,各醫院自費醫材費用標準不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日表示,國內無新增病例,累計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55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已連26天無本土病例。昨日新增42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6,460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又到了溫馨的五月份,別忘了關懷身旁女性朋友的健康,不管是婆婆、媽媽、阿姨,還是姐姐們。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從年輕女性到年長女性中,以下這5種疾病最為困擾女性,包括經前症候群、泌尿道感染、甲狀腺疾病、乳癌、更年期症候群,快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part1】經前症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