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使用類固醇眼藥勿超過1周 高眼壓副作用嚴重恐失明

使用類固醇眼藥勿超過1周 高眼壓副作用嚴重恐失明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媒體報導,1名9歲女童左眼失明,主要原因研判,約2年間不斷使用類固醇眼藥水有關。台北地方法院判眼科醫師和診所,需要賠償903萬元;眼科醫生提醒,取得眼睛藥物一定要問清楚成分,如果含有類固醇,若1周內未改善,就一定要回診再次檢查,確認用藥是否恰當,否則恐增加副作用風險。

 

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彭繼賢表示,假使眼睛受到病毒感染,誘發紅眼、流淚、分泌物增加,確診急性結膜炎,大多會使用類固醇治療,舒緩相關症狀,以降低傳染力;此外,眼睛在嚴重過敏時,也會使用類固醇藥物治療,但不論結膜炎或眼睛過敏,使用類固醇都有危險性,特別是孩童。

 

彭繼賢特別提醒,類固醇眼藥水有增加眼壓風險,領取藥物時,一定要確認拿到的藥水,有沒有含有類固醇成分,且應遵照醫囑使用。原則上,低類固醇濃度藥品,大約每天點3至4次;高類固醇濃度藥物,每天約點1至2次,用藥基本上不會超過1周,如果症狀未好轉或出現其他不適,就應回診確認。

 

針對眼睛過敏問題,一般是可以使用抗組織胺藥物加以治療。彭繼賢進一步解釋,抗組織胺對於一般過敏來說,就已經能有效果,副作用相較少很多,因此臨床與到眼睛過敏病患,大多會採用抗組織胺治療。但如果點藥超過1個禮拜,眼睛症狀沒有改善,一定要回診重新讓醫生檢視病況。

 

彭繼賢強調,急性結膜炎多由腺病毒造成,當雙手不清潔觸碰眼睛,或正在感冒等,都有可能誘發急性結膜炎,保持雙手清潔,不要隨意揉眼睛相當重要,就能降低危害;另外,眼睛過敏大多因接觸過敏原,空氣漂浮的汙染物,飲食中的特殊物質,都有可能引發眼睛過敏,所以空氣品質不佳時減少外出,減少吃容易過敏食物,都能減少眼睛過敏的情況發生。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上個月23日有名50歲李姓男子,在溪頭旅遊時突然倒地不起,心跳停止、失去呼吸和意識,嚇壞一旁親友,當時一名身穿紫色上衣女子路過,立刻上前為李男施行CPR,並通報相關單位,黃金時間成功救回一命。李男在119後送至童醫院住院治療,於本月16日康復出院,腦部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在寒冷的冬天喝個熱茶或熱咖啡,是許多人白天暖暖身子的方式,如果能在寒冷的夜裡吃火鍋喝熱湯,相信更是許多人冬天的幸福記憶,尤其華人飲食文化強調補身子,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更是大家入冬後重要的溫補三寶,但這些熱飲或熱湯雖然可以讓我們身體感到溫暖,但過高的溫度卻可能在食物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綜合報導】85歲老翁日前腹部劇烈疼痛,家人以為是盲腸炎或急性腸胃炎,送至急診時卻突然意識不清,經腦部磁振造影顯示,這是少見的後循環腦梗塞合併基底動脈嚴重狹窄。醫師指出,後循環腦梗塞症狀較不典型,常合併腹痛、眼花暈眩,以致延誤治療。   腦中風不僅影響個人健康,其造成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新北報導】乾癬、溼疹,2個看似極端的皮膚疾病,卻可能同時存在。在所有皮膚疾病中,就屬乾癬最為嚴重、治療最棘手,相對而言溼疹就像是小毛病,中醫治療乾癬的過程必須經歷排毒階段,這時皮膚的表現就是出現溼疹,但如果持續治療,乾癬、溼疹都能獲得控制。   中醫師鄭愛蓮表示,許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