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編輯/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哈啾!」每逢季節交替,或是白天剛起床時,鼻子總是癢得不得了,不僅噴嚏連連,有時連鼻水也流個不停,讓人苦不堪言。除了使用三伏貼療法之外,在中醫裡,還有哪些治療,可以改善過敏性鼻炎呢?
遺傳、臟腑功能失調
「過敏性體質形成的原因,除了常見的遺傳因素外,內在臟腑功能的失調,以肺、脾、腎的虛損為主;外在因素是因風寒外邪侵襲鼻子所致。」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何孟杰說。
從遺傳的角度來看,隋朝醫書《諸病源侯論》指出,母親懷孕期間若飲食過於冰冷,寒氣便會進入胎兒體內傷其腸胃,當胎兒出來時,腸胃間也會有寒氣。另,明朝醫書《幼科發揮》更提及,如果人在胎兒時期氣就不足,後天也較容易罹患各種慢性疾病。
若從內在的臟腑來看,最容易受到影響的,為以下三個器官:
1.肺臟:肺是主導人呼吸、吐氣的重要器官,如果肺氣虛弱,各種風寒之邪就會乘虛而入,且肺與鼻子為一體相通,進而影響到生理功能,導致鼻水、鼻涕、鼻塞等症狀發生。
2.脾臟:肺負責掌管全身的氣,而脾臟為氣血的生化之源。如果脾氣虛弱,就無法將食物轉化為營養並傳送到全身,進而影響肺氣不足,衍生鼻水不止、鼻塞、打噴嚏等症狀。
3.腎臟:腎臟協助人體水分的代謝,也能調節肺部的呼吸作用。健康的腎臟精氣充盛,肺就能獲得溫養;若腎氣不足,就會出現呼多吸少、吸氣困難的情形,更容易發生過敏性鼻炎。
5種治療方針
何孟杰醫師指出,過敏性鼻炎在中醫方面,於國內外有相當多的研究與臨床治療,能達到改善的方式常見有下列5種:
1.內服中藥:中醫根據臨床的辨證論治,將過敏性鼻炎分成各種類型。如肺氣不足型,選用玉屏風散加辛夷、桔梗等,益氣固表、祛風通竅;脾氣不足型用玉屏風散合補中益氣湯,健脾益氣、補肺散寒;腎陽虛型用金匱腎氣丸合玉屏風散,溫腎壯陽、固腎納氣。
2.穴位敷貼:以可疏散風邪,止咳平喘的穴位,再敷以辛溫逐痰、走竄通經的藥物刺激穴位,通過臟腑、經絡達到陽氣的提升,減少寒冬發病的機率。
3.藥味熏鼻:將藥材製成香囊或塞入口罩中,長期吸藥香氣味,亦可改善過敏性鼻炎。
4.耳穴貼壓:選用過敏點、神門、肺、內鼻、腎上腺、氣管、皮質下等穴位,將貼有王不留行籽(一種植物的種子)的膠布貼於所選穴位上,做按壓耳穴的動作來達到治療效果。
5.針灸:以印堂、迎香、鼻通、風池、上星、合谷等穴,必要時搭配艾灸來溫經散寒、行氣通絡。
何孟杰醫師指出,過敏性鼻炎患者若能先經過醫師評估診斷,並建議適合的治療計畫與日常生活注意事項,才能得到最好的療效!
【延伸閱讀】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