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腎」利人生!中醫藥介入可延緩慢性腎功能衰竭病患存活率

過去提到慢性腎臟病,多數人往往會直覺認為,一旦步入洗腎,也就是俗稱「洗腰子」的階段,就代表距離人生終點不遠了。但事實上,只要透過妥善治療與控制,腎臟病患者也可以擁有「腎」利人生!而近期國內更有研究發現,若患者於治療期間適度以中醫藥介入協助,更有助延緩腎功能衰竭病患的存活率。

「腎」利人生!中醫藥介入可延緩慢性腎功能衰竭病患存活率

只要透過妥善治療與控制,腎臟病患者也可以擁有「腎」利人生!

腎臟病小心腎功能急速衰退 有這些症狀要當心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部長黃升騰醫師表示,其實我們俗稱的腎臟病,全名應為「慢性腎功能衰竭」,是一種人體因慢性進行性腎實質損傷,進而導致腎臟明顯萎縮,腎功能衰退的現象。且從發病起到腎功能不全的時間,可為數年到數十餘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臨床表現主要以人體內代謝產物瀦留,以及水分、電解質、酸鹼平衡出現失調最為常見,一旦其出現異常,便會進一步影響全身各系統器官,導致尿毒症上身。進而出現小便習慣改變(尿量減少)等症狀外,往往還會伴隨有疲倦、下肢水腫、容易浮腫、口中有異味、食慾不振、噁心想吐、肢體痠痛、胸悶心悸、呼吸困難、貧血、皮膚癢等諸多不適反應。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也發現在80%的腎元細胞破壞,或當GFR(腎絲球濾過率)下降到25ml/min以下以前,許多患者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症狀出現,或只有很少的生化值有所改變。因此,也導致不少患者經確診罹患腎臟病時,其腎臟衰竭已經進入不可逆階段。

「腎」利人生!中醫藥介入可延緩慢性腎功能衰竭病患存活率

黃升騰部長以銅人為例,手指位置為腎臟器官所在。(圖片/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提供)

因此,如何延緩腎功能的持續惡化,避免進入洗腎,是現今治療控制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一個重要課題。可是針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西醫臨床常見的治療方法,一般可分為內科療法、透析療法及腎臟移植。透析療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移植是目前末期腎衰患者最佳治療選擇,但由於這些療法價格昂貴,再加上供腎來源有限,往往並不為大部分患者所接受。

而藥物部分,西藥控制則包括: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紅血球生成激素、活性維生素D3,以及適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藥物等,以減少感染的機會。因此,慢性腎功能衰竭的內科保守治療是重要的。

中藥有腎毒性會傷腎、慢性腎臟病患不宜?

研究:在中醫師辨證處方下,有利延長其生存期

而中醫在針對慢性腎臟病患調理上,老祖宗們更是擁有流傳近千年的智慧!黃升騰醫師提到,過去以來很多人會認為服用中藥,會引起腎毒性的發生。為加以進一步澄清、說明中醫介入治療,對於慢性腎能衰竭病患有其幫助。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特別以我國健保資料庫來分析,2組慢性腎能衰竭的病患。一組曾使用中藥治療,另一組則不使用中藥治療,兩組在年齡、性別、職業及共病上,基本上一致無統計差異。

「腎」利人生!中醫藥介入可延緩慢性腎功能衰竭病患存活率

(圖一)追蹤分析12年的存活率,我們發現吃中藥組的病人存活率80.3%遠高於未服中藥組的病人的72.6%。(圖片/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提供)

結果在追蹤分析其12年的存活率下,我們發現使用中藥治療組的病人存活率遠高於未服中藥組的病人,且有統計學上的意義(圖一)。同時在12年追蹤下發現,時間越久統計的差異越大(表一)!由此可說明,在經由中醫師辨證處方的條件下,中醫藥的治療確有延緩及改善腎功能的作用,進而延長其生存期。

「腎」利人生!中醫藥介入可延緩慢性腎功能衰竭病患存活率

(表一)服用中藥組(紅線)與未服用中藥組(黑線)12年存活率,服用中藥組高於未服用中藥組。(圖片/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提供)

此外,研究中也發現,多數腎功能衰竭病患常使用的中藥複方,多以六味地黃丸為主方;單藥使用部分,則多以丹參、黃耆及大黃為主藥(當然臨床中醫師有個別判斷的標準及用藥的模式)。從本研究結果,也讓我們相信在正確中醫的辨證治療下,中醫藥對於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病患,確實能提供輔助性的幫忙。該研究成果也已發表於2018年國際期刊《藥理學前言:民族藥理學》(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Ethnopharmacology)中。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9/713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毒澱粉風波重創國人對於食品安全的信心,粉圓、黑輪、板條等生意明顯下滑,人心惶惶。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一致建議,只要多喝水,就能將順丁烯二酸排出體外,民眾不用過於恐慌。康照洲指出,包括蘋果酸或反丁烯二酸等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中,也可能驗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位患糖尿病多年患者,治療期間同時使用2至3種口服降血糖藥,病情卻仍控制不佳,糖化血色素始終介於8~9之間,後來聽從醫師指示,配合新型藥物治療,血糖總算維持於正常範圍內,達成糖化血色素目標值,醫師也因此減少其他口服降血糖藥劑量。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內科姜和均醫師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現代人飲食習慣不良、壓力大,又缺乏規律運動,高血壓年齡層逐漸下降,然而據調查,台灣有6成5民眾沒有側量血壓的習慣,卻讓造成高血壓的因子充斥生活,導致超過3分之1的人不知道自己是高血壓患者,以國健局統計推算,全台有高達161萬人不知到自己罹患高血壓!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針對1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提供民眾中藥用藥安全,中醫藥委員會去年六月委託奇美醫學中心成立「中醫藥安全衛生教育資源中心」;該中心除了舉辦各項正確用藥相關知能活動及教育宣導外,並建立中醫藥用藥安全導覽機,以及設置中醫藥用藥資源中心網站,讓民眾能透過e化方式,學習中藥該如何正確使用。根據奇美醫學中心統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