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蝦熟轉紅」好神奇!天然色素來解密

「蝦熟轉紅」好神奇!天然色素來解密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自然界存在許多天然色素,但並非都可當作食品添加物使用。在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公告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中,規範著色劑在食品可以使用的範圍以及使用限量,並於「天然食用色素衛生標準」中,明確規範可做為食用的天然色素來源

蝦子煮熟變紅色 是「類胡蘿蔔素」

類胡蘿蔔素的顏色主要為紅、橘及黃色,屬於脂溶性色素,大量存在於自然界的植物與動物中,舉凡蔬菜、水果、穀類、根莖類及魚蝦類皆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大家熟知的蝦子煮熟後呈現橘紅色,就是因為蝦子的甲殼含有蝦色素(一種類胡蘿蔔素),當其他色素因為高溫被破壞後,顯現出相對較穩定的類胡蘿蔔素顏色所致。至於常見的營養保健品β—胡蘿蔔素及葉黃素,也都是類胡蘿蔔素的一員,目前已有700多種的類胡蘿蔔素被分離鑑定出來,而早在1950年代,已可經由人工合成製造出類胡蘿蔔素。

天然的食用色素 也可食得安心

在「天然ㄟ尚好」的風潮下,為清楚釐清天然食用色素的種類,以及確保其安全性,衛福部已訂定「天然食用色素衛生標準」,其中第5條表列天然食用色素的來源,例如:黃玉蜀黍色素是由黃玉蜀黍(Zea mays L.)的種子取得;蟹色素是由蟹等的甲殼取得;橘子色素則是取自橘子的果皮,它們的主成分都是類胡蘿蔔素。

食用色素並不可怕,在正確且減量的使用原則下,能為飲食增添不少的吸引力,只要在食用彩色的食品前,看清成分標示即可。

【延伸閱讀】

春節「恐慌症」發作? 三步驟建立正向家庭關係

新春大魚大肉養出癌? 教你4招「腸」命百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9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牙齒向來健康的50多歲江女士,日前連日高溫,耐不住酷熱,冰飲不斷,也因天熱食欲不佳而吃了不少甜食,因而牙齦腫起來,求診於台北慈濟醫院中醫科,問診把脈後,徐培珊醫師發現江女士有胃濕熱、氣血不順狀況,以針灸及中藥調理,並配合飲食、生活作息改變後,氣血順暢,濕熱及腫脹消除。...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9月號)「幹細胞治療」在全球的法規與治療準則目前仍未明朗,不過早在10年前就已經轟動全球的臍帶血儲存計畫,就已經預告了運用幹細胞來治療疾病的時代終將來臨。經過了近30年的蓬勃發展與研究,「幹細胞儲存」,已經不是一個噱頭或是夢,而是以自身預防保健作為主要訴求的必要「投資」!自己儲存下來的計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30歲的邱先生,體重110公斤,BMI值高達37,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狀。因無法配合醫囑配戴正壓呼吸輔助器,而選擇減重手術。台北慈濟醫院健康體位管理中心醫師張健輝為邱先生做各項評估,並討論治療方式後,選擇「胃袖狀切除術」為邱先生減重。 切除部分的胃 達減重效果 胃袖狀切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受傷之後,最重要的是傷口的清潔,所以通常先使用生理食鹽水清洗傷口。然而,以前觀念是傷口的清潔和消毒都以優碘溶液為主,但研究發現任何消毒劑(包括優碘)都有細胞毒性,會傷害正常組織生長。因此,現在的觀念是,若不是很髒的傷口(例如剖腹產傷口),則不需要用優碘消毒,可以使用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