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蝦熟轉紅」好神奇!天然色素來解密

「蝦熟轉紅」好神奇!天然色素來解密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自然界存在許多天然色素,但並非都可當作食品添加物使用。在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公告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中,規範著色劑在食品可以使用的範圍以及使用限量,並於「天然食用色素衛生標準」中,明確規範可做為食用的天然色素來源

蝦子煮熟變紅色 是「類胡蘿蔔素」

類胡蘿蔔素的顏色主要為紅、橘及黃色,屬於脂溶性色素,大量存在於自然界的植物與動物中,舉凡蔬菜、水果、穀類、根莖類及魚蝦類皆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大家熟知的蝦子煮熟後呈現橘紅色,就是因為蝦子的甲殼含有蝦色素(一種類胡蘿蔔素),當其他色素因為高溫被破壞後,顯現出相對較穩定的類胡蘿蔔素顏色所致。至於常見的營養保健品β—胡蘿蔔素及葉黃素,也都是類胡蘿蔔素的一員,目前已有700多種的類胡蘿蔔素被分離鑑定出來,而早在1950年代,已可經由人工合成製造出類胡蘿蔔素。

天然的食用色素 也可食得安心

在「天然ㄟ尚好」的風潮下,為清楚釐清天然食用色素的種類,以及確保其安全性,衛福部已訂定「天然食用色素衛生標準」,其中第5條表列天然食用色素的來源,例如:黃玉蜀黍色素是由黃玉蜀黍(Zea mays L.)的種子取得;蟹色素是由蟹等的甲殼取得;橘子色素則是取自橘子的果皮,它們的主成分都是類胡蘿蔔素。

食用色素並不可怕,在正確且減量的使用原則下,能為飲食增添不少的吸引力,只要在食用彩色的食品前,看清成分標示即可。

【延伸閱讀】

春節「恐慌症」發作? 三步驟建立正向家庭關係

新春大魚大肉養出癌? 教你4招「腸」命百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9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男性,因中風後導致身體右側行動遲緩,雖家人不斷鼓勵復健,但因身體受限,這名患者也提不起勁,甚至長期意志消沉;開業醫精神科醫師郭彥麟指出,其實大腦是調整情緒的中樞,這時因中風失調,就可能出現各種症狀,其中很常見的就是憂鬱問題。在台灣,中風是十大死因之一,且中風造成的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乾癬是一種難以斷根的疾病,就有不少乾癬病人遍尋偏方,花了許多冤枉錢;其實,乾癬治療有很多方法可選擇,除了外用藥膏、口服藥和照光療法,甚至生物製劑都已有健保給付,乾癬病人應積極就醫診治,才能對症下藥。乾癬又稱為銀屑病,傳統則稱之為牛皮癬;乾癬是由於皮膚的免疫系統失調,而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波波寒流來襲,關節炎患者恐就會出現疼痛的現象,且因關節活動範圍受限,也使活動量大幅下減:高醫復健科治療師王志中指出,但是若長期處於活動量低,就會使身體循環變差,且無法代謝廢物,導致症狀持續加劇。臨床上,就曾有婦人被家人攙扶就診,原來是因低溫導致膝蓋關節劇烈疼痛,甚至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