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親子同室」的3大優點!不怕不怕!3步驟,媽咪也能輕鬆上手...

「親子同室」不怕不怕!媽咪也能輕鬆上手

文/《媽媽寶寶》編輯部

是否需要「親子同室」是許多產後媽咪的困擾,若是選擇親子同室,會擔心沒有足夠的時間好好休息;如果不選擇親子同室,又擔心回家後帶養小孩是噩夢的開始,該如何從兩者間做出平衡,是許多產後媽咪的一大困擾。

「親子同室」的3大優點!不怕不怕!3步驟,媽咪也能輕鬆上手...

 

STEP1:破解「親子同室」

親子同室的定義源自於:懷孕時胎兒在媽媽肚子中成長,胎兒視自己與媽媽為同一個個體,生產後媽媽與寶寶變成獨立的兩個個體,因寶寶出生後無法適應,便促成醫院建議從出生開始親子同室,不僅方便媽媽哺育寶寶,也能降低寶寶來回病房及嬰兒室的感染機率;且透過以家庭為中心的照顧方式,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有助日後寶寶適應家庭生活模式,也能幫助爸爸媽媽更加了解寶寶的狀況及生理需求。

「親子同室」的3大優點!不怕不怕!3步驟,媽咪也能輕鬆上手...

 

STEP2:主動事先了解

建議在產前開始參與親子課程,以臺安醫院產後護理之家為例,每季都會有母乳支持團體開課,教導媽咪產後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順利哺餵母乳,及支持母乳哺餵的相關資訊;媽媽也可以上網透過專業的網站教學影片學習換尿布等技巧,或是透過其它媽咪的育兒經驗事先了解可能會遇到的狀況,減少產後一接觸寶寶產生的緊張、焦慮感。

 

STEP3:採用漸進式

由於多數醫院會建議採24小時親子同室,因此目前該議題具有諸多爭議。臺安產後護理之家林思妤護理師提到,如果媽媽願意嘗試親子同室,可以採用漸進式的方式。例如:有些媽咪產後第一天傷口疼痛,就建議可以等傷口或精神狀況較良好的時候再開始;換句話說,親子同室並非強制規定一定要採24小時,而是可以依照媽咪的身體狀況做調整。

許多媽咪擔心若在產後立即開始親子同室無法好好休養,但其實不用過於擔心,漸進式親子同室不但可以讓媽咪產後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在母嬰親善醫院出生的寶寶,醫護人員會於出生後30分鐘內,協助寶寶與媽媽的第一次肌膚接觸,且讓寶寶進行產檯哺餵的動作,使親子同室期間,媽咪也能透過該方式順利哺餵母乳,且即便在哺餵的過程遇到困難,也可以立即請教護理人員提供協助。

「親子同室」的3大優點!不怕不怕!3步驟,媽咪也能輕鬆上手...

 

3優點‧了解親子同室

‧依據需求哺餵母乳

可以讓媽咪更加了解自己的寶寶有什麼需求,一有徵狀出現就可以立即反應,也能從中找到適合寶寶喝奶的習慣及頻率,避免造成母乳哺餵的挫折感。

‧建立親子關係

透過親子同室,能促進寶寶和父母之間的親子互動關係,讓寶寶的情緒更加穩定。

‧即時發現問題

親子同室讓新手爸媽更快進入狀況,透過直接參與照顧寶寶,讓新手爸媽更快發現問題,並可以透過專業護理人員的教導改善,更能掌握寶寶的需求,建議新手爸媽能在醫院發現問題時,就多加利用時間詢問專業護理人員熟悉照顧寶寶的基本知識及技能,及早練習與及早發現問題,回家帶養小孩就能更加得心應手。

 

「親子同室」的3大優點!不怕不怕!3步驟,媽咪也能輕鬆上手...

※原文刊載於2018年7月號《媽媽寶寶》377期。

※延伸閱讀 

母嬰同室好嗎?尊重媽媽選擇

透過產檯接觸&親子同室,讓你更快了解寶寶!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8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6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0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76例本土病例(其中14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 31例男性、4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環南市場再爆大量個案,一夜篩出多達41例陽性,讓中央跳腳,緊急介入與台北市成立聯合前進指揮所,不但要求環南市場相關人員暫勿移動之外,今(2)日晚上也提早至6點半起,陸續針對曾出入的約8萬名民眾全面發送疫情警示簡訊,接到簡訊者不只有症狀者可以篩檢,就算無症狀者也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警戒,停課不停學一路延續到暑假,在學校,還有專業營養師為孩子把關營養午餐,現在宅在家,不少家長總擔心零食、飲料不離手的小朋友,怎麼樣才能吃得健康還能提升免疫力。營養師解答,「營養均衡」是增強免疫力的重要原則,在家裡頭只要三餐盡量有三大元素就足夠。 防疫宅在家,不少...

閱讀詳情 »

北農疫情不斷延燒,環南市場昨天出現41例PCR篩檢陽性,台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今晨起設立篩檢站,替攤商、工作人員進行大規模篩檢。對此,台北榮總發出聲明表示,採檢團隊於清晨進駐、上午6時開始進行採檢,預計共採檢2000人次以上,第一批檢體已於7時35分送回醫院,預計今天完成所有採檢報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