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通血管」只需一碗湯,99%的人不知道,天大的可惜!!

 

「通血管」只需一碗湯,99 的人不知道,天大的可惜!!
(圖片翻攝自haodou
 

中老年朋友一直都非常關注血管問題,覺得很難對付,2003年的廣西十佳科技期刊《家庭科技》,報導過一位中國企業家輕鬆通血管的案例。

這位中國企業家得了冠心病,三條血管都堵了,到美國準備做心臟搭橋手術。

因為做搭橋手術的排滿了,要排一個半月的隊,時間一到企業家去醫院去檢查,準備做手術;醫生竟告訴他,三根血管全通了,完全不用做搭橋手術了。

企業家細想原來是自己在等待的過程中,一直在喝一種湯,黑木耳紅棗加上薑,當做湯喝。

「通血管」只需一碗湯,99 的人不知道,天大的可惜!!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通血管的黑木耳紅棗

食材

10克的黑木耳,3片薑、5枚紅棗。

「通血管」只需一碗湯,99 的人不知道,天大的可惜!!

製作方法

1、以上食材加上6碗水,一起倒入煮鍋裡。

2、用小火煲成2碗水,加少許食鹽即食,每天吃一次。

注意

不要和海鮮一起吃,否則容易腰腹疼痛;紅棗吃多了會腹脹,所以不可多吃每次食用不超過10枚。

為什麼木耳紅棗湯效果這麼好?

「通血管」只需一碗湯,99 的人不知道,天大的可惜!!

黑木耳:血管清道伕

1、黑木耳作為藥物,不膩不躁,可常服久用,可養血益胃、降血糖、抗冠狀動脈硬化、延緩衰老等作用。

2、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黃兆勝教授介紹,黑木耳可降低心血管病發病率。尤其適合中老年人、三高人群,被譽為「血管清道伕」是實至名歸」。

「通血管」只需一碗湯,99 的人不知道,天大的可惜!!

紅棗:天然維生素丸

1、紅棗特點是維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具有滋陰補陽,補血之功效

2、據《黃帝內經》《本草綱目》記載:「棗具有益氣養腎、補血養顏、補肝降壓、安神壯陽、治虛勞損之功效。」故紅棗是極佳的營養滋補品。

運動對血管的好處有哪些?

運動可以增加心腦血流量、降壓、降糖、降脂、減肥等;還能提高人體對突然缺氧的耐受能力。

「通血管」只需一碗湯,99 的人不知道,天大的可惜!!

如何運動最科學?

1、堅持運動

不管年齡大小,都應該堅持適量的有效運動,每週至少5天,每天30-45分鐘。

2、遵循科學的運動順序

要經常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打球等等,運動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包括5-10分鐘的輕度熱身、20-30分鐘的耐力活動、5分鐘左右的恢復活動。

3、運動量要適當、循序漸進

研究表明,低至中度強度運動量對心血管保護的益處最強(低運動量:每週4-5次,每次持續20-30分鐘;中等運動量:每週≧3次,每次持續40-60 分鐘。

親愛的朋友們,自己動手學一學,吃一吃,告訴身邊最愛的人,珍惜健康現在就開始吧!


文章引用自今日頭條


大家都在看>>>

99%的人不知道,吃這水果,才能真正「預防中風死亡」!轉載一次救人一命!!

「通血管」只需一碗湯,99 的人不知道,天大的可惜!!

 

吃完的能多益隨手杯千萬別丟!想不到「空盒」竟能這樣用!看的所有人都快跪下了!!
「通血管」只需一碗湯,99 的人不知道,天大的可惜!!

當一個男人真心愛妳時,他一定會有的10種行為,尤其第6個...他已經愛你入骨!「通血管」只需一碗湯,99 的人不知道,天大的可惜!!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68歲老先生,罹患攝護腺肥大造成排尿不順,持續服藥多年,日前竟發生血尿,就醫發現兩側有腎臟積水,進一步接受靜脈注射泌尿系統攝影檢查,證實為攝護腺肥大造成「魚鉤形輸尿管」,若不接受手術治療,恐造成腎臟壞死,嚴重者則需洗腎、換腎。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洪峻澤指出,魚鉤形輸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骨質疏鬆症是無聲無息的隱形殺手,許多人因骨折才發現自己罹患骨鬆,甚至出現嚴重的髖部骨折而喪失性命;醫師指出,女性停經後荷爾蒙會快速下降,導致蝕骨細胞數量增加,造成骨本快速流失,就容易罹患骨鬆,建議停經後婦女應至醫院進行骨質密度檢測,評估是否需要藥物治療。骨科醫師楊再興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禿頭是許多民眾最擔心問題,有些人會購買號稱能夠生髮的洗髮精、護髮液;不過,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蔡呈芳表示,生髮產品屬於藥品,目前衛生福利部只有核准兩種成分可以治療雄性禿,其他宣稱具有生髮效能的養髮液或洗髮精都無效,呼籲民眾千萬不要相信。蔡呈芳指出,門診中曾發現有民眾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以往民眾想要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不是到醫院門診詢問醫師、就是透過社區的義診活動,有些人甚至會自費健康檢查,為身體健康把關。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為了替民眾打造整年度的健康義診活動,該院特地在今日上午辦理「103年健康會員」招募說明會,希望能提升民眾對自我健康的管理。近年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