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師動、病人不動!」高醫醫療團跨海菊島治病

「醫師動 病人不動!」高醫醫療團跨海菊島治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侯明鋒與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余明隆,聯袂帶領醫療團隊到澎湖看診,將醫學中心的服務品質帶到「菊島(澎湖簡稱)」上,讓居民不必再忍受舟機勞頓之苦。澎湖縣長賴峰偉特頒「澎湖縣政府縣政顧問」,感謝兩位名醫的跨海相助。

關懷偏鄉醫療支援 實際行動最有力

澎湖縣政府為改善澎湖醫療資源不足,推動「高知名度醫師計畫」,期能落實「醫師動,病人不動」的便民措施。澎湖縣衛生局長蕭靜蓉及澎湖醫院院長郭泰宏皆感謝,高醫自1995年即投注澎湖醫療支援迄今,以實際行動關懷偏鄉,是澎湖縣最有力的合作夥伴。

非澎湖出身的侯明鋒與余明隆醫師,對澎湖都有共同的健康照護使命感,兩人早在醫學生時代就曾參與澎湖醫療支援,儘管現在醫療、行政工作繁忙,但仍不忘關懷偏鄉、扶貧濟弱的行醫初衷。他們接過澎湖縣政顧問證後,隨即披上白袍,走進診間看診。

乳癌篩檢被重視 新增科別更便捷

侯明鋒院長回憶,1988年他自美國進修乳癌治療回國時,民風還很保守,婦女多不敢上醫院接受男醫師檢查乳房,他就辛苦一點主動出擊找病人,足跡踏遍南臺灣各鄉鎮,包括澎湖、小琉球等離島,經過長久的努力,乳檢篩風氣與觀念逐漸受到重視;他在高醫的日門診量一度多達2、3百人,曾是高醫門診天王,也因此被封為「南台灣乳癌第一刀」。

侯明鋒院長表示,澎湖平均每年有300多人次到高醫求診,病人搭飛機或渡船前來非常辛苦,高醫過去派駐醫師到部立澎湖醫院看診僅5個科別,今年8月起新增乳房外科、泌尿科、胸腔內科、感染內科及神經外科等,並設置單人提供掛號、住院及檢查等一條龍服務,使縣民有更便捷的醫療照護。

澎湖子弟回鄉義診 設置肝病篩檢 

專長肝炎防治的余明隆副校長,從2003年即投入澎湖縣肝病篩檢及義診活動,2018年進一步在澎湖成立肝病醫療網,培訓在地醫護人員執行專業肝病篩檢衛教及疾病諮詢,讓澎湖居民可就近接受醫學中心等級的肝病診療。今更號召臺灣本島肝病醫療權威醫師,開啟澎湖肝病特別門診,期能於2025年根除澎湖C肝。

高雄市立旗津醫院院長蔡忠榮是澎湖子弟,今隨高醫團隊返鄉駐診,拿起聽筒為鄉親問診,顯得格外親切。高醫派駐的醫師都是副教授級以上,包括重症加護醫學中心主任許超群、胸腔內科主任洪仁宇、感染科主任盧柏樑等人。

【延伸閱讀】

中秋烤肉煙霧太刺激? 人手一罐,咳嗽不再!

臉部老化過程竟是這樣 複合式微整療法成新趨勢

33歲乳癌肝轉移 CDK4/6助腫瘤縮減7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5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日前全台疫情進入社區感染情況相當嚴峻,許多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染疫,民眾感染新冠病毒後,西醫常見施以抗生素、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除西藥治療之外,因應COVID-19疫情需要,台灣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也經由科學臨床驗證研發出「臺灣清冠1號濃縮製劑」,衛生福利部已於5月同意其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疫情期間若有發燒症狀,都會特別緊張,尤其許多疾病都可能造成幼兒發燒,家長更是緊張。王翊錞中醫師提醒,家中有幼兒的話,共食要特別注意,一些病毒是經由口水傳染,可能引發高燒,例如疱疹性齒齦炎、玫瑰疹、扁桃腺腫痛化膿等常見疾病,都可能造成發燒。家長若習慣和孩子你一口、我一口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自2019年底開始COVID-19疫情全球蔓延,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與部分新冠疫苗與中風有關。兩位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北榮神經內科腦血管科主任李怡慧與北榮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紀乃方,分享照護過COVID-19患者,以及COVID-19疫苗罕見引起的腦靜脈栓塞型中風,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3歲的勇哥(化名)平時從事藍領工作,育有一雙子女的他更是家中的經濟支柱。某天下班回家,突然感覺雙腿無力跌坐地上,想要撐起身子發現下半身一點知覺都沒有,家人見狀後緊急將他送往急診。一開始都以為是工作上出力不慎造成脊椎受傷,沒想到經過抽血及其他相關檢查後發現,他的攝護腺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