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阿勃勒果實」將禁用! 安全疑慮一次看懂

「阿勃勒果實」將禁用! 安全疑慮一次看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阿勃勒又名臘腸樹,是臺灣常見的行道樹,會綻放美麗的黃色花朵,成熟的果實則是長條棍棒狀的黑褐色莢果。依食藥署「可供食品使用原料彙整一覽表」,阿勃勒果實部位可供茶包、膳食調理包原料或萃取後作為飲料、錠狀、膠囊狀、粉末狀及顆粒狀等食品原料,因此可在部分加工食品中發現阿勃勒的果實萃取物成分。

長期食用恐有害 安全疑慮禁食

阿勃勒的果實含有羥基蒽類衍生物(hydroxyanthracene derivatives),人體攝取後會刺激腸胃道蠕動,造成腹瀉的情形。近年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科學研究報告指出,長期食用含羥基蒽類衍生物的食品或膳食補充品,具有安全上疑慮。

為維護國人健康及長期食用安全,食藥署運用風險評估原則與程序,以科學證據審慎評估後,於110年5月12日公告訂定「阿勃勒(Cassia fistula L.)果實之使用限制」,規定自111年7月1日起,阿勃勒果實不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

111年7月禁止做食品原料 違者可開罰

國產品的製造日期或進口產品的輸入日期在規定施行日期前者,可繼續販賣至其有效日期屆至為止。規定正式施行後,如查獲食品所使用的原料不符合相關規定,食藥署可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8條規定,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選購阿勃勒果實加工食品 注意這些細節保障健康

食藥署提醒,在停止販售前,若消費者有選購阿勃勒果實加工食品的需要,選購之前仍要「停、看、聽」—仔細查看產品外包裝標示,選購商譽良好且標示完整清楚之產品,凡來路不明或標示不清的產品請勿購買,如有特殊疑問也可以先諮詢營養師及醫師等專業醫事人員,更能保障安全。

【延伸閱讀】

乳癌復發想放棄治療,這原因令她回心轉意…

普渡供品全下肚 上班族宿便2公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0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空汙煙霾嚴重 增眼疾感染風險近來空汙問題嚴重,許多人只能戴上口罩,防止自己成為人體空氣清淨機。除了呼吸道,眼睛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注重外表愛戴隱形眼鏡的你可要小心了,這樣的空氣品質下,空氣中含有許多極其微小的灰塵顆粒,容易吸附在隱形眼鏡上,增加眼睛紅腫不適、結膜炎等風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國內流感疫情進入流行期,加上近日寒流來襲,全國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總人次已突破10萬;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亦持續上升。為因應此次流感,疾病管制署已啟動「流感疫情高峰期應變作戰計畫」,更呼籲民眾多加注意室內通風,且務必做好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如出現類流感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每年約新增五千位攝護腺癌患者,因攝護腺癌初期無症狀,大約六至七成患者都是已經發生骨轉移才就醫。攝護腺癌骨轉移常見症狀為腰痠背痛,與老化症狀相似,因此民眾常常到了發生骨折、大小便失禁等較嚴重的骨骼相關事件,才發現大事不妙。醫師提醒,60至70歲的「熟男」若有排尿障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糖尿病患需做好血糖監控,現行量測方式多是使用血糖機在指尖上扎針,不少糖尿病因而抗拒;台清研究團隊研發「穿戴式血糖感測器」,透過分析汗液成分即可推斷血糖濃度,且具有自行供電功能,只要行走30步就能進行一次測量。台清研究團隊 開發穿戴自供電感測系統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