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1+6原則」 防茲卡先別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1+6原則」 防茲卡先別懷孕

茲卡疫情頻傳,預防措施調整為「1+6原則」!我國第7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個案,為20歲新加坡籍女性,居住於新加坡阿裕尼灣,9月1日起出現紅疹、關節痛、頭痛、結膜炎等症狀,9月3日入境台灣後因症狀持續,分別於9月4日、5日就醫,由醫院採檢通報,經二採檢驗確認感染茲卡病毒。

暫停捐血1個月 延後懷孕6個月

截至9月9日,新加坡累計確診304例,含2名孕婦,我國依據世界衛生組織9月6日公布之最新指引,已將茲卡性接觸傳染預防措施由原本的「2226原則」,調整為「1+6原則」,自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地區離境,應暫停捐血1個月,無論是否懷疑感染,都應採取安全性行為至少6個月,女性並應延後懷孕至少6個月。

泰國、菲律賓、越南 列警示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將迄今持續具流行疫情或可能有本土傳播之60國或屬地,包括亞洲地區泰國、菲律賓、越南、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6國及美國佛州布勞沃德郡(Broward)、邁阿密郡(Miami-Dade)、皮尼拉斯郡(Pinellas)、棕櫚灘郡(Palm Beach),旅遊疫情建議列為第2級警示。

離開流行區 「1+6原則」防護

離開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地區後,請依循「1+6原則」進行防護,返國入境時如自覺可能感染茲卡病毒,應主動聯繫機場發燒篩檢站,返國後2週內如有不適,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史,以利醫師正確診斷治療,指揮中心也籲請臨床醫師如遇有疑似個案,記得詢問旅遊活動史並儘速通報。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高齡70歲的王先生,長期因為打嗝不止,感到相當困擾。某日因連續打嗝,出現嚴重頭暈及噁心感,就醫檢查發現有胃潰瘍症狀,進一步進行組織切片檢查,結果竟是惡性腫瘤,好在經過手術治療,目前恢復良好。  阮綜合醫院消化系外科宋天洲醫師說,病患平常作息相當正常,...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春季,時而陰雨綿綿,時而豔陽高照;昨日氣溫冷得叫人直發抖,今日卻熱得短袖短褲全都出籠,面對春天後母心,說翻臉就反臉,不少人心情也跟著七上八下!根據精神科醫師的觀察,每年到了春季,門診罹患憂鬱、焦慮的患者,就會因此暴增兩成之多,建議春季之時,民眾務必加緊每天運動的腳...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目前全世界罹患失智症的比例越來越高,且這種腦部退化或病變所引起的疾病,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方式,但日前在國外卻有項研究發現,一天喝3杯牛奶的年長者,其腦部的抗氧化物比較多,除了能對抗氧化壓力外,還能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  喝牛奶...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高血壓屬於沉默的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危險因子,但雖然高血壓性疾病對國民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仍有多數民眾疏忽自己是否已成為高血壓一族。  量血壓姿勢不佳 當心造成誤差 南投縣衛生指出,高血壓是造成心臟病、中風、腎臟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所以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