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醫療科技展】奇美醫院與博物館同框 秀智能與藝術

【台灣醫療科技展】奇美醫院與博物館同框 秀智能與藝術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今年臺灣醫療科技展於12月3日至6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展出,奇美醫療體系由醫學中心邱仲慶院長、柳營奇美醫院黃順賢院長帶領頂尖醫護團隊參展,展出多項專業團隊新技術與臨床照護創意作品,同時以奇美博物館創作為展示場景,提供創意kuso圖說及文藝拍照區,除讓社會大眾更加認識奇美醫療體系在提供安全、優質醫療照顧上的努力外,亦能體驗文化藝術之美。

聽障智能溝能互動無障礙 心電感測智慧衣即時警示

奇美醫療體系歷年持續開發許多臨床創新設計醫材與新技術運用,此次亦貼合臺灣醫療科技展的二大主軸參展,從使用者角度研發病人或醫護人員的輔助工具,來提升照護管理效益之「創新應用」,以及不斷精進醫療專業,提供國人快速、準確、信賴的「精準檢驗治療」。

「創新應用」:全新開發的聽障智能溝通輔助系統,包含電腦視覺、麥克風陣列計算、自適性濾波、網路雲端計算、機器學習及智慧語言應用,即時轉換說話者語音訊息為視覺文字,可提供極重度聽損者配戴以與他人進行即時溝通,讓互動無障礙。此輔助系統研發,期能提供聽障者更大的溝通效能,減少傳統電子耳植入的昂貴費用與手術感染或其他併發症的風險,且可省卻慣用的手語、筆談方式的動作延遲。另外,在過去患者發生心肌梗塞、心室顫動等突發疾病時,心電圖都會出現異常現象,創新非接觸式心電感測智慧衣的開發,讓患者在穿上智慧衣後,就能即時偵測有無心臟方面的突發疾病發生,並提出警示以利周圍的人及時做出反應,降低因心血管疾病突發事故發生率或傷亡。

創新開發便利輔具 臨床照護更省力 

3D列印團隊也針對各族群需求,創新開發便利照護輔具,如可調式口罩減壓帶,減緩因長期使用口罩造成的耳後摩擦及壓迫的不適;嬰兒足後跟及手臂穴位偵測教學模型,可反覆練習正確採血、取穴操作技術避免無效作為而傷害病人;還有智能按摩輔具,透過智能調節及計數追蹤,可指引膝關節置換術後的病人執行有效的主動屈膝運動,達到滾壓復健效果,並巧妙搭配三款按摩紋路設計,減輕肢體腫脹不適;灌食空針防氣盤,藉由空針內置入防氣盤,將有助灌食時阻絕空氣進入胃內並能明顯觀察內容物刻度變化。另外,改良式泡泡約束氣圈,保護需肢體約束的病人,不但能有效限制肢體活動範圍避免管路不慎拉扯,亦能避免壓挫傷,是臨床照護上病人自我保護的良善設計。

精準檢驗治療 顯示醫療高效治療 

「精準檢驗治療」:首先,採疾病歷史溯源觀點與本院C型肝炎篩檢歷程經驗,首創三段式基因檢測,發展亞型親緣性分析,並首度發現基因六型在台南的盛行率高,更明確指出區域特性結合病毒基因型的分佈,成功增加C型肝炎的檢出率及團隊運作的治療成效;除此之外,微生物實驗室導入全自動優化流程及依照不同檢體類別規劃不同劃片方式,減少人為操作誤差,提高檢驗速度和質量、節省人力成本,而細菌培養影像鑑定系統的建立,則可保存當下菌落的型態及精準判定菌落生長的曲線,建構全國最佳報告時效。另外,與台灣應用生技公司合作導入新型質譜儀技術,精準檢測人體微營養需求及臨床藥物濃度監控。還有可針對抗生素敏感性試驗的快速微量病原檢測之檯式定量平台、及電腦刀、螺旋刀、真光刀與超弧刀的臨床腫瘤應用,同時展示放射治療的精準擺位及追蹤腫瘤位移系統等平面壁報及影片介紹,顯現精準檢測、精準治療的高效能醫療服務。

建立醫療新模式 追求高品質照護服務

因應精準健康知能迅速竄起及質量提升,醫療與健康的型態已與過去完全不同,醫療產業也陸續發展更多新穎的產品與服務來照顧我們的生活,而未來奇美醫療體系亦會持續秉持著「關懷、專業、效率」的核心價值,應用臨床大數據,連結行動及物聯科技與工具來建立新服務模式,追求更專業、安心、高品質的健康照護服務。

【延伸閱讀】

 台灣捐血率世界第一! 醫推「國血國用」籲各界響應

多發性骨髓瘤治療屢有突破 深度緩解才能延緩復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3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全球疫情延燒,台灣又有零星不明原因的本土案例,導致許多民眾不敢外出,整天宅在家。董氏基金會最新線上調查發現,超過5成民眾近1個月生活型態出現重大變化,38.3%每日「坐著」時間超過8小時,70.5%生活型態以「坐式」為主。 為了解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對國人造成哪些影響,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面臨骨折時,目前經常使用的治療方法,就是用骨釘骨板把破裂的骨頭固定住,再等它慢慢長好。不過,當骨頭復原很多後,大家可能會有共同的疑惑,到底骨釘骨板要不要取出?其實大部分放置的骨釘骨板都不需要取出,不會對身體有太大影響,但如果是年輕人、感染高風險者、因骨釘不舒服的人,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很多上班族都會遇到熬夜加班的情況。熬夜是很傷身體的一件事,熬夜之後精神差,有些人甚至會有腹瀉的情況。但好的飲食可以減輕熬夜不適。熬夜所需主要營養素1)維生素A/熬夜容易導致視覺疲勞,維生素A能保護眼睛。2)B群維生素/B群維生素不僅參與新陳代謝、提供能量、保護神經細胞,對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腸道被稱作是人體第2個大腦,負責消化、吸收、防禦免疫等3大功能;而腸道黏膜就像是人體的皮膚,扮演屏蔽、保護的功能。腸道黏膜若被破壞造成發炎,在體內發生過敏反應,腸漏症就會找上門。 32歲的林小姐一直都有容易拉肚子的困擾,日前來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安排健檢,做了腸胃篩檢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