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喝水】自以為夠≠健康的夠 國人平均日少500cc水|健康達人網

【多喝水】自以為夠≠健康的夠 國人平均日少500cc水|健康達人網

日前媒體報導有名20歲女子竟然因為水喝太少、酸性體質和生活習慣不佳等因素,年紀輕輕就發生唾液腺結石,頸部出現如同雞蛋般大小的腫脹,經手術才將結石取出。經醫師研判是水喝太少,礦物質沉澱才導致。

現代人生活忙碌,常一心多用,喝水這件事往往不小心就被遺忘。一來水不像咖啡、飲料那麼好喝,二來喝了還要跑廁所,要是重要會議、關鍵談判進行到一半,突然一陣尿意飄上來,那真的很困擾。林林總總原因便導致國人常常喝水不足,除了結石報到外,全台100多萬人慢性腎衰竭。

也有人覺得自己有良好喝水習慣,但開業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說,國人普遍喝水不足而不自知,平均下來每人每天要再多喝500cc的水,「自以為足夠」與「健康的夠」仍有差距!

就算是大忙人 也別錯過5喝水良機

1.起床後

先來一杯300cc至500cc的水,把前一天身體內的髒東西清理掉。

2.上工前先裝個500cc的水,中午前喝完

炎炎夏日、舒適的冷氣房,讓身體水分蒸散更快,記得隨時補充水分,可以放一杯水在桌上,想到就喝。

3.中餐、晚餐前

由於水容易吸收,三餐飯前可喝一杯200-300cc的水,能喚醒腸胃,這也是西餐廳常常在客人入座時就送上一杯水的道理。同時水會讓胃稍微膨脹,對於容易不小心吃太多的民眾,有降低食慾作用。

4.就寢前

一整晚7-8小時的睡眠期間,身體不斷透過呼吸、皮膚喪失水分,因此睡前能補充一些水分,對於早晨。但對頻頻夜尿、攝護腺肥大者,睡前4小時因限水。

5.運動前

運動流汗會讓身體出現暫時缺水情況,而產生口渴感受,這時喝水很容易不小心過量,但由於同時身體也開始分泌抗利尿激素,將水分緊鎖在體內,如果又大量灌水,容易導致血管滲透壓失衡,造成急性水中毒。三軍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陳俊吉說,為避免水中毒情況發生,可改在運動前喝水,方式為在在運動前後測量體重,了解自己排汗量,下次進行類似的運動行程時可在開始前便攝取等量水分。

喝水的原則

少量多次

人體腎臟的持續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鐘15毫升,一次不要喝太多,喝水跟飲食一樣,不要暴飲暴食,這樣一下子就排掉,對身體沒有好處。如果要較為大量的進水(如500cc)一樣也是2-3小時喝一次,不要超過4小時不喝水。

主動喝水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口渴」的身體訊號較為遲鈍,當感到口渴時,身體其實已經缺乏0.5%-1%的水。而且當人處於專注與壓力情境中時,會抑制口渴訊號,讓身體持續水分不足情況。「口渴」的感受來的慢、去的也慢,為了消除口渴感受,也容易不小心喝下太多水。

身體缺水訊號 你接收到了嗎

如何檢查自己身體的水分是不是足夠的?陳俊吉說,可透過尿液外觀得知:

次數:一般人約2-3小時有一次小便,如果達4個小時沒有小便,則代表身體已經嚴重缺水。

顏色:正常尿液的顏色是淡黃色,如同稀釋的蘋果汁,太濃如琥珀色、茶色,也表示身體水分不足。

除了自我檢測,也應該定期去醫院做尿液常規檢查,洪永祥說,尿液比重在1.005至1.020間算為正常,其中1.020-1.030偏濃。如果不排小便的時間拉太長,則泌尿道發炎、結石的機率會增加。身體裡面的小沙子沒有被清洗出來。

(封面圖片來源:Lisa Murray via flickr cc

 

延伸閱讀

【多喝水】保腎防結石!喝白開水才酷

【多喝水】包裝水品質差很大 白開水其實更有保障

【多喝水】吃利尿劑排水減重 小心慢性水中毒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女性月經提前,延後判斷體質防病~~真的是太重要了,男生女生們都看看吧,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為了下一代是該好好注意了~~ 例假正常週期為28天,正負不超過一天為一個週期的時間。來的時間是4—5天。可是我們並不了解這些知識,認為來就可以了,生活中有周期不是這個時間有提前有拖後的,來的...

閱讀詳情 »

台灣人腸道裡好菌只有日本人五分之一,壞菌數量卻有日本 30 倍。而在這項亞洲五國十個城市為範圍的研究顯示,台灣腸道菌種分佈整體而言在各國中排列在中上等級,學者建議在既有的基礎上做好飲食控制、多補充腸道益菌,定期運動與排便,可有效預防大腸癌與胃癌等消化道癌症。 台灣整體屬中上層級 由亞洲乳酸菌學會聯...

閱讀詳情 »

在辦公室吹冷氣工作很舒服,但久坐不動除了可能運動量低而肥胖,還有可能因深層靜脈栓塞,造成致命危機!一項研究顯示每坐一小時,罹患靜脈栓塞的風險提高 10%,醫師表示其實就算是長期站著不動也可能有同樣的風險,也很難治好,因此平時就要多活動、多喝水,發現下肢發紅與腫脹、到了下午鞋子開始穿不下時,應趕快就...

閱讀詳情 »

我們都知道運動的重要性,可是當你年紀越大,身體行動不方便時,要維持這樣的習慣將越來越難,但越是這樣,運動就越顯重要。最近美國一項大規模實驗證實,每週只要散步 150 分鐘,就能減少了老年人身體殘疾的風險,並提高晚年生活品質。 研究人員招募了 1,635 名 70 歲至 89 歲的老年人進行實驗,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