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癌」後重生得搞定一件事 台大名醫:存活期直追化療成效

▲台大醫院麻醉部疼痛科主任林至芃提醒癌友別讓癌疼痛阻礙治療。(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康弘昌/台北報導

「癌」後重生,存活期是長是短?眼中千萬不能只有抗癌治療一關而已,台大醫院麻醉部疼痛科主任林至芃就引用知名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提醒癌友,一項針對遠端轉移肺癌病人的研究結果發現,早期介入照護,改善疼痛、生活品質的病人,其存活期可直追化療成效,凸顯擺平「癌症疼痛」可以有效延長病人的生命。

在台灣,癌症已經連續38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奪命人數之多,2019年最新統計數字,一年就有5萬232人因癌症喪命,在抗癌過程中,有些保命關鍵不能不知。

林至芃指出,台灣人的癌症發生率正逐年增加,好消息是,隨著早期篩檢以及醫藥進步,抗癌武器多了,罹癌後的存活期同樣越來越長;可也有壞消息,隨之衍生出來的新問題便是,治療期程當中,飽受癌症疼痛困擾的人越來越多,且有症狀的時間也拉長了。

想擊退它,第一步得先搞懂究竟什麼是癌症疼痛?顧名思義,與其他類疼痛不同,是由癌症直接或間接所引發的疼痛,臨床上又可以大略分為4類:急性疼痛、慢性疼痛、突發性疼痛和共病的疼痛。

林至芃一一解釋,急性疼痛通常發生在手術後傷口導致的疼痛;慢性疼痛是因為腫瘤壓迫、噬骨、侵犯神經等因素,持續性的長時間疼痛;共病疼痛多來自於老年患者本身合併的其他疾病,像是帶狀疱疹。但最棘手的還是「爆發痛」的突發性疼痛,短短數分鐘內就可達到強烈疼痛高峰,並可持續半小時之久。

癌症疼痛之所以要命,在於其往往耗掉病人的體力,只要有轉移、腫瘤夠大,高達近9成會產生影響生活品質的癌症疼痛,吃不好、睡不好,林至芃觀察到門診最明顯一群便是乳癌骨轉移患者,常痛到每天臥床,無力接受治療。況且台灣人常有迷思,擔心一喊了痛,就會讓醫師只關心解決疼痛,忽略了抗癌本務。

癌友快拋掉這些迷思!「只要腫瘤還在,癌症疼痛就不會消失」林至芃說,也由於癌症疼痛成因明確,只要遵從醫囑,適當使用鴉片類藥物,無論弱效或強效,長效型、短效型還是超速效型,搭配得宜,不但可馬上擺脫癌症疼痛,也沒有成癮、傷肝腎的疑慮。

台大醫院多年疼痛特別門診經驗,林至芃比喻癌症疼痛就像慢性病,不能「痛了才吃藥」,目前標準治療是讓病人規律使用長效型藥物,中間若有突發性疼痛,再處方短效或超速效藥物搭配,尤其,他強調,最新一類超速效藥物甚至能透過口頰黏膜吸收,比起短效藥物少了消化時間,能夠瞬間壓制疼痛。另外如果要接受化療、放療之前,也可以預防性投藥,避免疼痛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調整用藥,臨床仍有1到2成,是林至芃口中藥物也控制不了的「頑固性癌痛」,對於這一群病人,若只一味加重藥量,只怕人陷入神智不清、昏迷狀態,醒了還是喊痛!這時往往需要進行神經阻斷手術,從根本破壞疼痛訊息傳遞;或利用脊椎內給藥系統把鴉片類藥物直接送到脊椎腔內。

林至芃強調,適當處理癌症疼痛,實證醫學上已經被證明可以有效延長病人的生命,地位甚至跟積極的抗癌治療一樣的重要,提醒每一個癌症病人可以好好處理癌症相關的疼痛,勇於跟醫師討論,正確的照醫囑服用止痛藥品。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結核病治療需雇主同意」變遣返幫凶 移工踢館衛福部討人權

花果、焦糖味淪「成癮」幫凶 台灣10個哈菸青少年有4個用加味菸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樊德惠∕宜蘭報導 110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宜蘭縣代表隊,13日由縣長林姿妙親自授旗,並由縣體育會理事長蔡岡志接旗。 從宜蘭縣林姿妙縣長手中接過縣旗,縣代表隊將參加4月17日至22日在雲林縣登場的全中運,宜蘭縣代表隊選手含隊職員共506位,將參加田徑、游泳、體操、桌球、跆拳道、柔道等共12項競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肌筋膜網路常因為過度使用或是經常固定姿勢而緊繃,假使每次都是找人按摩,雖然奇摩子很好很舒服,但日積月累下花費可不少,因此你需要更經濟、實惠、有效的選擇。其一是自己常做全身筋膜活動度訓練,另外一個則是利用滾筒放鬆。 外科醫師白映俞表示,滾筒是種放鬆筋膜的器材,利用滾筒時...

閱讀詳情 »

協助傑出新創團隊成功創業的,台灣工研院新創協會企業參訪團一行人,日前來到台灣快樂列車協會,與創會長黃俊銘博士的大健康產業快樂家族團隊成員碰面交流聯誼,希望建立資源整合平台,締結策略聯盟團隊,將精準醫療、量子電腦及科技健檢等相關業者整合,共同為邁向大健康產業目標而努力。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呂怡潔、羅偉哲、李盛雯/台北報導 醫者父母心,前台大醫院院長李源德創立的醫者診所,秉持「醫已病,更醫未病」宗旨,今(9)日搬新家到台北市基隆路,並結盟敏盛醫療體系旗下的哈佛健診,許多醫界大老和資深名醫齊聚一堂。 李源德指出,醫者診所創設近4年,創新的全責診療模式,包括一次完診、準確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