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6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最近各界關心被各國驗出台灣輸出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自6月起,台灣有在國外被檢驗的陽性個案共有52名,這些個案在國內接觸者有1855人,其中有1297人採檢結果均為陰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針對國外不確定的境外輸出的陽性個案,都會當成本土個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近年糖尿病人數逐年攀升,你知道糖尿病也是誘發骨質疏鬆症的原因之一嗎?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黃兆山醫師表示,糖尿病的高血糖會引起骨頭脆弱,不僅會造成皮質骨縫隙變大,還會影響骨頭結構和品質變化,呼籲糖尿病患者提早預防骨質疏鬆,降低骨折的風險。糖尿病誘發骨鬆 骨頭結構發生變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多方聯盟建Data Hub創新AI服務!在經濟部工業局指導下, 3日(二)舉辦【Data Hub合作誓師大會暨保險、醫療與健康產業之AI創新服務研討會】。 會中工業局表示,政府以「推動保險公司與醫院跨業合作,完成保險理賠文件標準訂定與實證」、「輔導AI應用服務」、「推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癌症基金會曾經調查,癌症病患化療後最常見的三個副作用,疲倦、噁心嘔吐、落髮,都會讓病患對於治療卻步,或是無法順利完成療程。其中最難受的莫過於噁心嘔吐,不僅休息無法改善,還會連帶影響食慾,生活品質極差。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楊慕華坦承,止吐或改善噁心,是病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新生兒雙側失聰比例有千分之一,科林國際助聽器今年榮獲磐石獎肯定,秉持企業公益理念回饋社會,響應新北市政府「好日子愛心大平台」,5日捐贈市值200萬元兒童助聽器予新北市境內0-26歲經濟弱勢的聽覺障礙學子,透過社會局媒合來轉介需要申請市民,今日由新北市副市長謝政達和6歲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1名33歲的女電腦工程師,發現自己左眼微突,還經常感覺脹痛不適,以為是平時用眼過度,但好幾次到眼科看診,眼壓都正常找不出異狀,幾個月內束手無策。直到家人提醒她,平時睡覺打呼情況嚴重,於是決定前往耳鼻喉科檢查,經X光檢查和電腦斷層掃描後,確定為左側鼻竇發炎化膿且合併有睡...

閱讀詳情 »

睡眠訓練 自律神經與睡眠之間切不斷的關係 自律神經失調整的症狀會顯現在不容易入睡、無法熟睡等睡眠障礙上。為了可以熟睡,從「日間神經」的交感神經切換到「夜間神經」的副交感神經是有必要的。但自律神經紊亂的人,由於無法順利切換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以會出現睡眠障礙的問題。 我在「副交感神經切換術5」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坐月子是台灣產婦最重視的一件大事,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原來中醫把坐月子分為3階段,每1個階段的生理狀態不同,飲食及藥物的調養上,也有所不同,像是坐月子少不了的「麻油雞」就得等到產後14天以後,才可以開始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明憲說,孕婦...

閱讀詳情 »

時序進入冬季,明天是24節氣中的立冬,代表冬季正式來臨。今天Mary要來跟大家分享立冬的養生之道!  立冬,是24節氣中的第19個,也代表已正式邁入冬季。立冬養生有什麼要注意的事項呢? 1. 習俗上有「立冬補冬」一說,因應氣溫漸降,可搭配進行食補,以抵禦冬天的寒氣,建議食補可以溫補為主,並少吃生冷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乾眼症,症狀不只是「乾」而已!現代人手機、電腦使用時間長,尤其一直盯著螢幕看,眨眼頻率會減少,讓乾眼症已經躍居國內眼科門診常見的問題,盛行率約30%,而書田診所眼科副院長廖士傑提醒,實乾眼症不一定只有以眼睛乾澀為表現,常見的症狀還有視力糢糊、畏光、異物感,嚴重者還會有...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