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今年首例死亡!隔3年又見腸病毒71型奪命 1歲男童發病短短3天死亡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腸病毒疫情雖然持續在下降當中,但還在流行期,疾管署今(22)日更公布出現國內今年首例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病例;死亡個案為南部1歲男童,本身沒有特殊病史,因為腸病毒71型感染引發心肺衰竭,發病就醫3天就惡化不治。這也是國內時隔3年後再見有腸病毒71型奪命個案。

死亡男童一開始曾因反覆發燒及嘔吐症狀,分別於9月26日及27日兩度至不同診所就醫,退燒之後,又進一步出現嗜睡情形,28日即因呼吸急促、活動力下降被送往醫院急診。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雖然男童被緊急收治住院,送入加護病房治療,但病情變化極快,出現有肺水腫、呼吸衰竭、心肌炎及休克等,最後即因病情急遽惡化不幸於當日死亡,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71型感染引發心肺衰竭。

林詠青說,由於男童的哥哥曾在9月5日出現有腸病毒症狀,哥哥就讀的學校先前也曾因腸病毒而停課,但由於兄弟兩人的症狀相隔3周以上,無法肯定感染來源,目前亦無法排除男童是在公共場所接觸感染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說,監測顯示,上周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約1萬6400人次,較前一周下降7%,疫情已經連續4周持續下降,不過,仍然處於流行期,還不能夠掉以輕心。

劉定萍指出,近4周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仍以克沙奇A群為多,腸病毒71型也持續於社區活動中,目前預估腸病毒疫情會逐漸趨緩。今年以來國內已累計有50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含1例死亡),以感染腸病毒71型為多(40例),其他分別感染腸病毒D68型、克沙奇A6型、A10型各2例,克沙奇A4型、A9型、B5型、伊科病毒11型各1例。

林詠青強調,5歲以下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尤其是腸病毒71型引起的重症病程變化快速,家中幼童一旦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防範交叉感染,並於幼兒感染後1周內留意其病情變化,一旦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務必立即送大醫院,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公務員組「健保天團」拚校園百場巡演 教小學生用對健保資源

台灣兒童受虐「身心虐待」逾5成最多 心理易現嚴重情緒困擾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金勾杯~金勾杯~金勾偶的胃~」,每到了聖誕節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聖誕老公公、麋鹿、雪人……,如果不想再透過電影、電視、圖片賞雪,那就參加滑雪團到鄰近的日本實地體驗雪上飛的快感。雄獅旅遊現正推出「迎聖誕★瘋跨年」日本滑雪團,現在報名除了最多省3000元外,還有機會抽中進口雪衣與防雪手機殼,剛剛好可以拿來...

閱讀詳情 »

浙江寧波一名女子因鼻腔長期出血,日前到醫院求診,經檢查後赫然發現她的鼻腔內竟有一隻蟑螂! 據女子表示,3個月前往露營,當時覺得鼻有點癢,但未有在意。之後發現鼻腔開始少量出血,一直反反覆覆未見好轉。女子向醫院求診後,檢查發現鼻腔頂部有一隻昆蟲,但料不到取出的竟然是一隻蟑螂! 由於蟑螂在鼻腔內時間太長...

閱讀詳情 »

台灣每20萬名新生兒中,約有30-40人會有膽道閉鎖的狀況,容易造成肝硬化,若不治療,可能在2年內會失去生命。台灣國民健康署自2004年起全面推廣「嬰兒大便辨識卡」, 10年來約有200萬個新生兒,使用過此簡易篩檢的辨識卡,發現異常及接受確認診斷為膽道閉鎖症者約325個,備受國際肯定。「日本是先進國...

閱讀詳情 »

台灣每20萬名新生兒中,約有30-40人會有膽道閉鎖的狀況,容易造成肝硬化,若不治療,可能在2年內會失去生命。台灣國民健康署自2004年起全面推廣「嬰兒大便辨識卡」, 10年來約有200萬個新生兒,使用過此簡易篩檢的辨識卡,發現異常及接受確認診斷為膽道閉鎖症者約325個,備受國際肯定。「日本是先進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