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13國向台取經!台製嬰兒大便卡 揪出膽道閉鎖症

台灣每20萬名新生兒中,約有30-40人會有膽道閉鎖的狀況,容易造成肝硬化,若不治療,可能在2年內會失去生命。台灣國民健康署自2004年起全面推廣「嬰兒大便辨識卡」, 10年來約有200萬個新生兒,使用過此簡易篩檢的辨識卡,發現異常及接受確認診斷為膽道閉鎖症者約325個,備受國際肯定。

「日本是先進國家,但在治療膽道閉鎖上,正向台灣學習當中」一名遠嫁到日本的台籍媽媽吳心之,她的小孩因罹患膽道閉鎖,未提早篩檢發現,導致膽汁滯留損壞肝臟,最後終致換肝。但隨後她卻發現台灣國健署早在國内全面推廣「嬰兒大便辨識卡」,反觀日本卻不重視,於是便與幾位日本媽媽成立病友會,並透過醫師協助,開始以台灣的成功經驗,向日本國會議員等單位陳情,歷經3年努力,終於在兩年前讓日本厚生勞動省,將大便辨識卡納入日本的母子手冊推廣。

邱淑媞表示,這10年間,台灣陸續接獲來自各國的醫療專業人士及學者索取國民健康署授權,引用此卡於該國推廣使用或研究教學用,其中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洲、瑞士、荷蘭、阿曼、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以色列及墨西哥等13國,提升了台灣國際醫療照護形象及能見度。

台灣國健署自2002年起與同為中央研究院院士、財團法人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的台灣大學教授張美惠,共同研發世界首創的「嬰兒大便辨識卡」篩檢工具,並成立「嬰兒大便辨識卡」諮詢中心,於2006年建立世界第1個全國性膽道閉鎖篩檢通報機制;並鼓勵醫療院所醫護人員,在嬰兒滿30天大就診時,再次向爸媽或主要照顧者,詢問寶寶的大便顏色,或直接索取寶寶的大便檢體給予辨識。

根據統計2004-2013年台灣新生兒罹患膽道閉鎖,比例約為1萬分之1.6,是一種新生兒漸進性的膽道病變,其病因至今仍不清楚,可能是產前感染、胚胎發育異常等因素引起,造成嬰兒膽道不通,膽汁鬱積於肝臟內,進而造成肝硬化、需換肝,甚而嚴重者致命。

愈早仔細觀察比對寶寶大便的顏色愈好!邱淑媞呼籲,父母及主要照顧者,應該善用兒童健康手冊內的9色大便辦識卡,如發現寶寶持續有黃疸、大便呈淡黃色或灰白色,或比對大便辨識卡為1至6號的不正常顏色,或顏色介於正常與不正常之間,就可能有膽道閉鎖的狀況,應儘快就近找兒科醫師,接受進一步的確診及治療,切勿延誤病情,失去治療最佳時機。



相關推薦

新竹振道/記者簡舒祺/新竹報導 萬眾矚目的中華企業射箭聯賽「至尊盟主賽」,在日前首度移師新竹市,且舉辦的第一場比賽就是重頭戲─總冠軍戰,選手們各個鬥志滿滿,在地隊伍─新竹市愛山林射箭隊,也力拼要把至尊盟主寶座,留在竹市。 射箭教練倪大智表示,這種大規模的射箭賽,是第一次到新竹市舉行,他也期望能將他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高雄報導】白內障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科疾病,患者平均手術年齡約在70歲左右。但近年來白內障有年輕化的趨勢,主要是因為高度近視使得眼球提早老化。目前只有手術更換人工水晶體能夠有效治癒白內障,而人工水晶體的挑選更是影響術後視覺的關鍵因素,如何挑選出符合自己需求的人工水晶體也成為白內障...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南非新變種病毒「Omicron」傳播力驚人,加上年底大節日效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0)日坦言,不排除12月就可能透過入境在台灣現跡的可能性。陳時中亦強調,目前針對第三劑「加強針」疫苗接種的規畫,目標是18歲以上打過第二劑的人都可以打第三劑,且效果比...

閱讀詳情 »

  -- 才剛「上工」就「瞬間秒掉」!  醫師解析早洩「2大成因」 早洩症狀是許多男人「不願面對的真相」,在發生性行為時「太早收工」,往往令人感到顏面盡失、伴侶間的感情也可能受到影響。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黃建榮醫師表示,早洩的成因眾多,與心理因素和內分泌皆有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