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Omicron何時侵台?陳時中:不排除12月就測到 18歲以上全打第三劑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南非新變種病毒「Omicron」傳播力驚人,加上年底大節日效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0)日坦言,不排除12月就可能透過入境在台灣現跡的可能性。陳時中亦強調,目前針對第三劑「加強針」疫苗接種的規畫,目標是18歲以上打過第二劑的人都可以打第三劑,且效果比較好的話,當然是要混打,但不強制規定。

陳時中表示,希望能在邊境把「Omicron」擋住,目前不會鎖國,只會針對我們認定的6個高風險國家進行集中檢疫14天。至於有專家擔憂,年底大節日效應,「Omicron」很可能跨國跨洲,台灣12月就可能發現到,陳時中說,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陳時中強調,針對「Omicron」的檢驗現在一點問題都沒有,相對還比較容易判讀,而「Omicron」變異點多,所以一般認為可能產生疫苗的脫逸,目前南非疫情相對輕症,且以年輕人為主,可能與年輕人活動力高才染疫多有關,第一波階段,將從南非大規模的染疫去看R0值有多少?第二則要觀察重症比率,可能需要2周到1個月才看得出端倪。

因應全球疫情再生變,第三劑接種備受關注。陳時中說,18歲以上都準備起來,目標是打過第二劑的人都可以打第三劑,不管國外或國內的報告,基本上只要是混打,不良反應就稍微多一點,國內自己做的試驗也比較多一點,但大多輕微,效果比較好,當然是要混打,但不強制規定,畢竟有個人體質、不良反應的增加等因素,只能盡量讓大家明白各樣的機轉,做最有利的選擇。

陳時中說,雖然第三劑不會強制規定混打與否,但mRNA疫苗之間的混打並不建議,而國外有建議第三劑莫德納只打半劑,莫德納也更改仿單如此建議,而台灣明年洽購中的莫德納疫苗,包括次世代疫苗都在簽約範圍內;另外,今年12月底就間隔期滿可以打第三劑的人數約有4.2萬人,為第一批打AZ的人,大部分都是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能夠盡早開始就開始。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Omicron來了!疫苗政策加嚴 陳時中拍板追加第三劑、青少年續打二劑BNT

華航機師打過2劑AZ返台5天驚確診!症狀曝光 3同飛組員初驗陰性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Source/ Ring紀艾希 youtube、紀艾希健身書、紀艾希Ring facebook 艾希推薦了10組蜜桃臀養成運動,不需上健身房,是在家都能夠自己練習、並且有感的動作,跟著艾希的專業動作影片練習,並養成運動後幫助肌肉舒緩的收操動作,相信很快妳也能夠擁有人人稱羨的下半身曲線! 一、單腳跪姿...

閱讀詳情 »

▲國衛院找到三陰性乳癌治療新策略。(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乳癌一直是台灣婦女癌症的頭號殺手,其中又以「三陰性乳癌」的高死亡率、高復發性和高轉移最為凶猛,治療特別棘手,國衛院最新動物實驗則發現治療新策略,研究團隊透過抑制MCT-1致癌基因,同時結合IL-6及I...

閱讀詳情 »

▲過去常是診間逃兵的「多囊腎」患者,在健保給付新藥後,紛紛回頭求診。(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專訪報導 越來越多的新藥,正在讓過去束手無策的棘手遺傳性疾病,成為可以控制、甚至好轉的疾患,以最終很可能走上洗腎一途的「多囊腎」為例,不少人確診後,心想反正也無藥可用,自我放棄,不...

閱讀詳情 »

▲過度訓練肌肉自律神經在作祟,瑜珈老師也鬧慢性疼痛。(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少人為了放鬆、解除身體硬僵與疼痛而學瑜珈,但一名42歲的瑜珈老師,卻因為近年來同業競爭大,擔心流失學生而不敢請假休息,結果過度訓練肌肉,惡性循環出現慢性疼痛以及焦慮、心悸、疲勞、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