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保護力、心肌炎難兼顧? 李秉穎曝「隔12周」再讓孩子打第二劑風險低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想要保護力、又怕發生心肌炎副作用,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拍板決定恢復讓青少年接種第二劑BNT疫苗之後,又成為家長最頭痛的兩難。究竟該不該讓孩子打第二劑BNT疫苗?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30)日解答,還是建議去打第二劑,因為在第二劑間隔拉長到12周以上後,有助降低心肌炎發生率,打疫苗是利大於弊。

目前能讓12到17歲青少年族群接種的疫苗僅有BNT疫苗,但青少年接種mRNA疫苗比較容易發生心肌炎,尤其第二劑比第一劑風險高,因此,台灣先前一度喊停第二劑的接種,但面對南非新變種病毒「Omicron」威脅,指揮中心已經重新恢復接種。

李秉穎下午出席疫情記者會,向家長喊話,讓青少年接種第二劑BNT疫苗是利大於弊,雖然青少年族群染疫少演變成重症,但校園一向是大規模傳播的可能源頭,一人傳全家,更是社區傳染鏈重要的關鍵,他還是建議青少年要接種第二劑BNT,不過,完全沒有強迫,是自由意願。

李秉穎表示,後續研究已經發現,把第二劑BNT疫苗的接種間隔延長為6到14周,比仿單建議的3周、以及先前國內建議的4周更長時,不僅不會影響保護力,因為新冠疫苗的接種間隔比較久一點,反而抗體會高一點,延長第二劑的接種間隔,不僅不會影響抗體生成性,從加拿大、歐盟跟英國的監測數據來看,也會減少心肌炎發生比率。

李秉穎強調,儘管相關研究及監測並不是嚴謹的對照性研究,不過至少觀察到的數據「暗示」,在第二劑接種間隔延長之後,心肌炎的發生率就減少,像英國也曾暫緩接種,但現在也讓青少年在間隔12周以上後接種了。

李秉穎說,因為有了這些數據,青少年還是應該打第二劑,因為變種病毒不停出現,台灣隨時可能有破口,還是有社區傳染的風險,青少年接種疫苗才能建構群體免疫的保護網。

青少年接種BNT之後,要特別注意有沒有相關的不良反應。李秉穎提醒,台灣觀察發現,不良反應通常在14天之內發生,年輕男生特別要注意,接種後28天內,只要有胸痛壓迫不適、心悸、暈厥、呼吸急促或運動耐受不良,爬個一樓就喘得要死等心肺功能疑似受損症狀,要立即就醫。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最新曝光!青少年打BNT「全台23人爆心肌炎」 1男1女還在住院中

本土連續26天「加零」 單日5境外移入打過BNT、科興、嬌生都擋不住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天氣很濕了 衣服要「乾」不要「貼」 最近高溫不斷,明日鋒面即將報到,又會轉變為整日有雨的天氣,在這種天氣不穩定的時候,女性可要當心私密處問題!陳保仁醫師提醒,悶熱潮濕的天氣很容易造成陰道感染疾病、分泌物增加,除了勤更換護墊外,女性也要記得穿著...

閱讀詳情 »

靜脈曲張的成因是靜脈中的瓣膜功能受損,導致血液滯留,造成血管的「曲張」現象。長期久站、久坐都可能造成雙腿出現靜脈曲張的問題,此問題尤其在女性身上更為常見。琳安聯合診所院長王志軒醫師表示,靜脈曲張依據病變部位的不同,從末梢到主軸系統,會呈現不同的外觀,嚴重時除了痠、脹、痛感等不適感外,甚至會造成皮膚潰...

閱讀詳情 »

  為何流感疫苗需要年年打? 今年流感疫苗該不該打?該怎麼預防?每日健康特地專訪柚子醫院的陳木榮醫師。陳醫師表示流感的變化性比較大,幾乎每年都會有小小的變異性。基本上打一次流感疫苗,保護力大概是三個月到半年。因此隔年的流行季以前,就會建議重新再打。當然最近有新的研究,希望能夠打一次就可以...

閱讀詳情 »

食物最重要若是不要過量攝取,如果有8個人而已,就不要準備10樣菜,而做菜食用炒的、用燴的雖然都是烹調食物不錯的方法。但是用涼拌的、用蒸的也是比較好的選擇,盡量有各式各樣的食物。   年節最常見正餐吃很飽,還去吃乾果類、堅果。而食物的選擇上,進量選擇食物的原型,例如如果是花生糖和花生的話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