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啥?瑜珈老師竟也「慢性疼痛」纏身… 放鬆不了病因全怪它

▲過度訓練肌肉自律神經在作祟,瑜珈老師也鬧慢性疼痛。(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少人為了放鬆、解除身體硬僵與疼痛而學瑜珈,但一名42歲的瑜珈老師,卻因為近年來同業競爭大,擔心流失學生而不敢請假休息,結果過度訓練肌肉,惡性循環出現慢性疼痛以及焦慮、心悸、疲勞、失眠等症狀,就醫發現自律神經失調嚴重。醫師提醒,疼痛的警訊,除了身體出毛病也恐是自律神經失調。

收治病人的榮新診所疼痛科主治醫師梁恆彰表示,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訊號,不可輕忽,門診中就有不少慢性疼痛患者都伴隨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儘管自律神經失調不是疾病,卻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讓人處於亞健康的狀態。

像該名瑜珈老師雖然身處放鬆的工作環境,卻由於持續過勞及壓力的累積,自律神經失調多年,直到慢性疼痛纏身,才不得不正視身體已經在抗議的事實。

工作壓力大、常熬夜、易緊張的人,最容易出現自律神經失調。梁恆彰說,自律神經是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組成,在人體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交感神經使人興奮、保持警覺、隨時準備因應環境中各種壓力狀態;副交感神經則是讓人放鬆、休養、恢復身心等。

梁恆彰指出,自律神經失調最常出現胸悶、心悸的症狀,此外,也可能引發鼻塞、鼻炎、胃食道逆流等。雖然休息是最好的治療方式,但是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過度緊張,常無法真正放下休息,導致交感神經太過活絡,自律神經無法維持平衡,長期處於亢奮狀態而導致內心煩躁或情緒低落。

梁恆彰提醒,慢性疼痛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同樣的,自律神經失調也會導致慢性疼痛,長期不理會它也可能會衍生各種慢性疾病。除了放鬆休息、運動或用藥治療外,也可以在排除潛在疾病後進行自律神經調節治療,以乾針或水針進行治療,刺激末梢神經,或緩解受刺激的末稍自律神經以中斷腦部自律神經的不良反射。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2007年的一則新聞,最近又在網絡上傳得沸騰,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新聞專題節目《透明度》接獲馬姓包子業者舉報,指稱北京市眾多的流動攤販賣的包子都是「紙餡包子」。 於是該電視臺欄目記者以進包子為由來到舉報的加工作坊一探究竟。 記者瞭解到,商販把廢舊的紙箱子放在裝有火堿的盆裡,(火堿是一種工業原料,腐蝕性...

閱讀詳情 »

愛挑戰是好事,但是千萬不要拿自己最寶貴的生命來開玩笑。 因為挑戰而受傷或者死亡的例子比比皆是,這多麼讓人心痛。 有這樣一位男子居然從60米的水壩垂直騎行而下,只戴了安全帽等基本護具。 真的讓人為他捏了一把汗.....   這個男子叫Primož Ravnik,他打算騎車從60米高的水壩垂直...

閱讀詳情 »

蘇格蘭一名16歲少女服搖頭丸,導致腦部受創,行動、說話能力大受影響,但她並未自暴自棄,更以自己的故事作為反面教材,勸誡其他青年人不要吸毒。 ▲這位女孩叫湯姆森(Amy Thomson),搖頭丸傷害了她的腦部與身體,讓她昏迷了兩周才清醒。 清醒後的模樣,也跟以前不一樣。   她目前正接受腦部...

閱讀詳情 »

在國外年輕人放蕩不羈的青春中有一項讓所有家長擔憂不已的因素——毒品。雖然影視劇和電影中經常刻畫吸毒導致的健康問題,現實生活的報導也是層出不窮,但是迷惘的青少年們總還是擋不住它的誘惑,稍有不慎就沉淪為毒品的受害者。 16歲的英國女孩Amy Thomson就因為吸食了一顆病毒搖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