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別讓孩子跟「掃地機器人」同處一室! 研究:揚塵害室內空汙飆6倍

▲使用掃地機器人打掃時,當心揚塵造成的室內空氣汙染物質爆增。(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懶人要注意了!仰賴掃地機器人、吸塵器等便利的清掃工具,當心除塵之餘也賠上了室內空氣品質,台塑企業王詹樣公益信託與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最新研究發現,使用掃地機器人打掃時,揚塵所造成的室內空氣汙染物質增加近6倍、PM2.5也達2倍,對易敏體質的小小孩及老人影響大,最好無人時使用。

這項「2019年室內環境品質健康危害因子探討及健康促進研究計畫」是以實驗室模擬門窗緊閉狀態之下,讓掃地機器人運作10分鐘、吸塵器運作5分鐘的揚塵情形。

計畫主持人、輔仁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暨公共衛生學系系主任林瑜雯表示,研究結果發現,在針對還在地上爬的小小孩(45cm)以及剛會走路的小小孩(75cm)兩種吸呼高度,掃地機器人造成的總PM濃度最高可達背景值的6倍、PM2.5以下達2倍;使用吸塵器時,後方氣旋揚塵度更高達13倍,PM2.5以下達3倍。

林瑜雯說,清掃時所造成的揚塵,依據顆粒大小分為PM10與PM2.5,人體呼吸系統可阻絕直徑大於10µm的微粒,直徑小於10µm的微粒則有機會進入肺部,到達肺泡區,而PM2.5更有75%會進入肺部深處,因此使用這些清掃工具時得注意空汙曝露。

實驗室測試也顯示,不論使用掃地機器人或吸塵器,在室內沒有空氣擾動情況下,使用結束後30分鐘空汙微粒沉降仍未穩定,至少約90分鐘後才出現穩定下降趨勢。

林瑜雯因此建議,真要使用掃地機器人,可以多利用定時功能,在上課、上班無人在家時操作,並在打掃後90分鐘再進入該空間;而操作吸塵器時,更要避免站在吸塵器出氣口後方,同時應佩戴口罩,避免吸入過多空汙微粒。

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主任陳培詩表示,家裡空氣中懸浮的空氣汙染物,粒徑越微小需要越久的時間沉降,與其等待微粒沉降穩定,也可以使用空氣清淨機將其捕捉下來,達到清淨室內空氣的目的,而在進行增加室內空汙擾動的行為時,如舖床、換被子時,可把窗戶打開增加空氣流動,減少危害。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官方深夜悄悄公布「腺鼠疫」個案… 中國內蒙古爆出第4例鼠疫

上班族突發龜頭紅腫、包皮龜裂 竟是大排「糖尿」引感染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如果某一天你在自己的身上看到一個顏色和大小都非常奇怪的痣或者斑點的話,千萬不要忽視它,應該去醫院檢查一下。有時候,它很有可能會是一種致命疾病的症狀。近日,有人在自己的指甲上發現了癌組織。這也是皮膚癌的一種,這種病一般發生在指甲下的皮膚,通常呈深色的條紋狀,並且還會逐漸擴散。   ▼指甲專...

閱讀詳情 »

某大學實驗室為了宣導反菸,特拍攝了一支豬肺吸入過量香菸的實驗影片,模擬人體長期吸菸的結果,以下內容可能會造成噁心、反胃,請審慎考慮後再決定是否繼續閱讀下去。 (圖片翻攝來源1 & 來源2) ▼首先,準備所需的實驗器材:新鮮豬肺一顆、香菸60支、真空抽風機一台、密閉真空箱一個 ▼接著,來測試一下機器。...

閱讀詳情 »

很多牙醫鼓勵人們使用牙線清潔牙齒。牙線確實能夠去除牙齒表面的牙菌斑,防止細菌感染,但如果使用方法錯誤,反而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根據調查,大部分人使用牙線的方法都是錯誤的,能夠堅持定期使用牙線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大部分人使用牙線的方法是錯誤的。   很多人用拉鋸的方式使用牙線...

閱讀詳情 »

癌症,不但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還可能逆轉!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有了突破性見解,研究團隊表示,已找到調控癌細胞葡萄糖代謝造成腫瘤增生的 機制,應證了癌細胞就是正常細胞的新陳代謝途徑產生變異所致,研究還發現,只要抑制關鍵酵素結合,就可對癌細胞「斷糧」,讓腫瘤縮小3分之1。 國衛院長龔行健、清華大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